迦南小说网

第420章 教村民磨豆腐【1 / 1】

夜阑珊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420章 教村民磨豆腐

“王大娘,你们家里有大豆吗?我想要一点。”

柳一一实在吃不下王大娘送的饭菜,也不好意思拒绝,吃了两口,都给秦君笙了。

想问他们要点大豆,磨点豆腐,或者做点豆腐脑吃。

王大娘满脸的不解:“大豆?你要它作甚,俺们这里的大豆都是给牲口吃的,你可不能吃。”

啊?柳一一更是一头雾水,大豆可以说是大宁的主粮,从南到北都有人种,为啥到了粮食短缺的煌城,反倒成了牲口的粮食,难道说牲口在煌城比人还金贵。

“没事,我磨点豆腐,放心,按照市价,我给你银子。”

王大娘不好意思的笑了:“嗐,啥银子不银子的,真是牲口吃的粮食,你要真想吃,我就给你弄两碗。”

王大娘家的豆子还真的不多,给柳一一挖了一箩筐来,柳一一给了她一百文钱,别说买一筐豆子,就是十箩筐也能买来。

但是王大娘却没着急走,看着柳一一把大豆给泡上,追着问豆腐是什么东西。

要么说人穷见识短,豆腐在南方都那么普遍了,但是在煌城,竟然还有人没吃过,不认识。

好吧,柳一一只能耐心的给王大娘讲解:“豆腐是一种吃的,用大豆做的,你老要是想吃,明天我做的时候喊你。”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王大娘就来了,大豆已经泡好,柳一一把豆子放到磨盘上磨成汁,然后在给蒸上,除了做豆腐,还做了豆花。

做好之后加点调味料给王大娘品尝。

王大娘尝了一口大吃一惊:“好吃,真的好吃,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只记得我坐月子那年,我婆给我蒸了碗鸡蛋,这个可比鸡蛋便宜,味道还差不多,真是太好吃了。”

王大娘今年都快六十的人了,还提起当年坐月子的事情,她最小的儿子都快四十了,也就说最后生孩子坐月子,离现在都四十年了。

四十年没吃过什么好东西了,王大娘除了想吃之外,更想学会做。

“姑娘,我看你这个做的时候虽然复杂,可用的东西都寻常,约莫着我也能学的会,要不然,你教教我呗。”

柳一一自然毫不吝啬,爽快的答应下来。

“既然你想学,那我就教,不过王大娘,我就是想知道,你们这边真的没有人做豆腐,没有人爱吃这个吗?”

王大娘重重的叹口气,苦笑:“不瞒姑娘说,我们这边的人确实没人会做这个,也没吃过,大豆倒是有人种,只不过都是卖给有牲口的人家。”

“我们这里土地硬,家里有牲口帮忙耕地省不少力气,那还会有人舍得吃它呀,不过,你说要做完之后,豆渣也可以给牲口吃,那肯定都喜欢啊。”

柳一一性子也爽利,落落大方一笑:“成,那明天我们还做,这样吧,我去里正家里要点豆子,大娘要是想学的话,明天再来。”

煌城的土质硬,耕地是个大问题,柳一一看到家里有人弄了个木头犁耙,但是这东西还是没有铁的好用,但是铁矿在古代很少开采。

就算有那么几个,开采出来都给打造兵器了,用做农耕工具的就很少。

要想干活快,得有个好工具,幸亏柳一一从京城把铁梨耙和铁锹,等工具都带过来了,她这边不愁了,至于其他老百姓,她是得想办法弄点好用的工具。

人类之所以进步,使用工具是关键。

柳一一把这件事告诉秦君笙后,没几天,秦君笙设计出来一个用一根根木棍做成的犁耙,优点是可能更深的翻地,缺点是太重,一个大犁耙至少四个壮劳力来拉,牲口也得仨。

不过,有这个东西,大家通力合作,还是比从前耕的更快,效率更高。

再说王大娘,回到家里后喜滋滋的盘算。

苦水村没有豆腐,要是她把这个手艺给学会了,就把豆腐卖给村里的人,也不卖的太贵,一块豆腐两文钱,一斤豆子能出三斤豆腐,三斤至少能切九块。

也就是说一斤豆子能卖十八文钱,而豆子的价格才一斤六文钱,这都翻了三番。

一天做他个十斤八斤的,不出一年,她就能再把房子给翻盖一新了。

王大娘盘算的挺美,只是她没想到,第二天,冉染就在里正家里,公开教大家做豆腐。

冉染先给大家展示了一遍,做好的豆腐和豆浆,豆汁,都分给大家尝。

有人想学就去她家,她免费教,不过需要带上大豆,因为柳一一这边是没有大豆的。

豆腐好吃,大家当然都想学,不说别的,改善改善口味是需要的,再说冬天大家都在家里没事干,做点豆腐去镇上卖,换点银子也是好的。

于是,苦水村在这个冬天开始了磨豆腐的高潮,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磨豆腐。

苦水村除了缺粮食,缺水,还缺主要的经济产物。

当初来之前,赵璃和柳一一商讨,在这边种果树,苹果葡萄等,柳一一查看当地的土质后,决定种花椒。

花椒这种植物抗旱,好存活,不需要太操心就能自己生长。

秦张村的花椒已经形成小规模,但是产业并不大,虽然大家都知道花椒可以当配料,但是缺口还是很大的。

柳一一决定在苦水村种花椒。

苦水村之所以叫苦水,是因为他们村的水发苦,碱性太大,同时也造就了他们这边的中草药很多。

只是老百姓不认识什么中草药,所以也没在意,若是行成种植规模,大量的收购采摘还是相当不错的。

柳一一让人开采好的土地上,这天来了很多人,村里的人几乎都来了,看着柳一一和秦君笙,把一颗颗不知道是啥的树种在土地里。

“这地里是种粮食的,你们种树去山上,这不都浪费了。”有村民好心建议。

柳一一笑着解释道:“山上种药材,这是花椒树,种好之后移栽到土地不好地方,先巩固一下泥土。”

树根吸水,种完数之后,翻地,土地的含水量会增加,这也是硬土质养地的办法。

不过,另外四亩地就是用来种粮食的,两亩种红薯,两亩种玉米,只不过不是现在,而是明年的春天。

这边土地刚翻好,柳一一和秦君笙又背着竹篓爬山。

柳一一和秦君笙俩人都拿着一本书,一边走一边看:“乍一看长得都挺像,到底哪些是大黄,哪些是小黄,分不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