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nya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常引,你相信前世今生这种说法吗”
“信。不过总觉得有些历史虚无主义,他们说这是人类的精神寄托,我还挺好奇的,如果有前世我会是怎样的人,那个时候我认识你吗”
如果相信命运,那么,自然也相信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经历几个轮回,也依然会相遇,不管是前世,还是前前世,还是后世,后后世。
“如果我们的记忆可以保存下来的话,一切你想知道的,或许你就不再好奇了。”
“瞧你说的,好像你自己记得你的前世一样。”
“你想听听吗”
“哦”
“我前世出生在一个孤儿院里,孤儿院的条件很差,但是也多亏了它,它有屋檐,能为我挡风避雨,我才能够活下来。在那时候,科技非常发达,个别人类想要跨越,也需要付出比以前更大的努力。普通的孩子向上攀登非常非常难,何况我还是孤儿院里的孩子,比普通孩子还不如,所以我从小就很冷血,为了保护自己,也很悲观,但同时也特别的坚韧,因为我知道,想要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努力,想要跨越,想要和普通的孩子一样,我只能向上攀登。”
“当然向上的方向是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人们普遍觉得读书学习是一条有用的路,于是我就拼命的读书学习,很快,我就在一群孩子里面脱颖而出了,有时候还能代表孤儿院去参加一些活动,我的学习能力很快受到了大众的认可,甚至有普通高中向我抛出了橄榄枝。我知道我的努力成功了,我大概率可以脱离孤儿院孩子既定的命运了,在高中里我更加的努力,因为周围的人和我的奋斗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读大学,拼命就是捷径。我考上了最好的大学,分数最高的专业,然后我就成为了一名新闻传播工作者。”
“具体做什么呢,就是策划,构思,为了呈现出电视节目的效果,但我并不是很热衷,总觉得一切浮于表面,我开始研究各行各业,因为我想了解的很多很多,慢慢的我离开了办公室,转行成了一名记者。我去采访各种各样的人,通过采访这种方式,让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我渐渐意识到,其实不管做什么,每个行业,每个方向都有很多的深入的东西等待挖掘,以前不满意,就转行了,但其实大可不必,那么,既然那个时候我是一名记者,我就探索作为一名记者更多的可能性。”
“最终,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出现在战场上,的身体训练有素,不比那些军人差,我的反应速度也同样得到了锤炼。对于看到的一切,我能以一个公立的角度,高瞻远瞩的去判断,然后再把这些东西正确的传达给更多的人。到那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能做这一切,是因为我背后的国家,它和平它繁荣,它能让一个孤儿院的小女孩看到希望,并付出行动,最后获得成功。”
“这就是我的前世,我的所有记忆。”
常引听呆了,孩子没发烧,这么一段话也不像是瞎编的,最重要是细节都清清楚楚,感情也非常真挚。
“所以,当我来到这一世,发现自己闯了很多祸,伤害了非常爱我的家人,我也没有气馁,因为我知道,在这个繁荣的国家,在这个和平的世界,我有时间,有机会去挽回一切,有很多方法能证明自己。我也希望我能在某处实现我的价值,刚好,红花农场的机会出现了,就算不是红花农场,也会是别的什么农场或劳改基地或者牧场,总之什么都可以。我对自己有信心,不管我做什么,一定能够把我的能力发挥出来,一定能够报答爱我的人,也一定能够,为报效祖国出一份力。”
“每一天,一点一滴的努力,每个人,互相帮助交流进步,创造,这些都是小爱,无数的小爱其实都是大爱。你刚刚不是问我,未来的计划吗背负着大爱,实践着小爱,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提升自己,总有用得着的地方。”
“其实本来,我也没想好具体做什么,也多亏了来红花农场,现在我心里大致有了方向,农业,是个不错的选择,以前,我离祖国太远,现在我想更接近它。”
常引觉得聂小满疯了,自己也疯了,聂小满说的一切竟让他一个大男人留下了泪水。她的脑子里,不仅没有恋爱,连平凡的生活都没有。
但听着她的叙述,常引相信,她做得到。
“我也可以报效祖国吗”常引怯生生地问,他那么平凡,那么没用。脑子里除了小情小爱什么都没有。
“当然,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聚沙成塔就是报效祖国啊何况,常引,你还那么优秀,你出色的组织能力,让红花农场焕然一新,一件又一件以往大家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在你的带领下,做得风生水起,支部领导也对你赞誉有加,我相信,以后,你离开红花农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一定能有所建树。”
听过聂小满一席话,常引本来觉得,自己跟聂小满比层次太低,但经过聂小满提点,常引认识到,自己的确思想境界太低了,这个国家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聚沙成塔,才能越来越强,而且,聂小满说,未来,鲜花国会更加强大,那一定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像自己一样普通的人,默默付出努力。
常引知道,自己成不了什么伟人,但鲜花国的繁荣富强,除了伟人的功勋,还有和他一样的人。
“聂小满,我要回城了。”
“嗯。”
“我会记住你今天说过的话,未来,我可能会忘了你,也可能不会,但我会永远记得,你近点对我说的一切。日后,但凡我能有一点成绩,那都是我努力过的证明。”
“嗯。”
月亮升上了天空,照亮了年轻的心,那两颗心激烈的燃烧着。
为了高考,聂小满疯狂复习,在这一年,她送走了刘强,孙老师,送走了常引,史红霞,红花农场的人员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山青认清自己回城期难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按时回城,接受了现实,与聂小满一起努力学习,农场里被他们感染的人不在少数,回城有先有后,有按时有延迟,但高考的锣鼓会一直敲响,以后,所有人都一样,都能参加高考。
会读书的人,早早决定走上高考的路,那些上过扫盲班,能读点简单文字的人也投身进农业的学习中,聂小满叫他们读种植粮食的方法,优化红花农场的农作物结构,最重要是根据气候,农事,因地制宜。
不少人种地的经验比聂小满丰富,但学习了农业知识以后,原有的陈旧的思想被逐渐打破,红花农场的种植水平已经能跟省内原本的种植大区相媲美。
通过动态的传递,红花农场老人教新人,新人再教新人,每个走出农场的人,都发生了彻头彻尾的改变。
高考终于结束了。
不少农场里的人,在高考结束以后看到平静的聂小满心里都挺疑惑的,聂小满这个表现是考得好呢还是考得不好呢
他们去问高山青,高山青都会含含糊糊的说考得不太好,但聂小满对于考试的事情闭口不提,如往常一样认真的工作,该下地的时候下地,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读书的时候还依旧在读书。
就好像高考,只是一件例行公事,完了就完了,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
聂小满明明跨越了几十里路,去过了考场,度过了不平凡的三天,又迎着严寒回来了,这好像什么都没经历过一样,相反的对于快过年这件事聂小满倒是挺上心的。
“今年是我在红花农场度过的第三个年头,特别想好好的过一个年。”聂小满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积蓄和高山青一起去置办过年的物资用品。
虽然外人看不出来聂小满的平静是因为什么,但高山青知道,这是因为聂小满要走了。
她努力保持平静,只是为了不给别人太大的压力。
1977年6月,高山青收到了家里的信,自己大哥因为偷东西被村委抓了,这是他第三次被抓,都说事不过三,但爸爸妈妈实在不忍心让大哥离开,大哥刚娶了媳妇儿,孩子还在襁褓里,要是去劳改家里日子怎么过呀
话里话外高山青都听明白了,也是他主动说,有我来代替哥哥受惩罚吧。
“孩子啊,咱们全家都对不起你。”
高山青又守护了一次家人。
从那以后高山青便不再指望自己能离开农场了,聂小满跟她说,以后一定能离开,聂小满还讲了很多光明的未来,但高山青不想想那么长远,他要活在当下。
但在他的老家里,老高家因为有人已经在农场改造。在老高家人再三求情下,没有发配他的哥哥,毕竟他是这个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他走了一家子老弱病幼确实没办法生存。
这几年来高山青成长了很多。
他首先认清了现实,他不那么优秀。也认清了,家人的无力,于是便索性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努力起来,既然离不开农场,那就沉下心来和其他人一起学习种植技术,既然离不开农场,那么就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人,在新旧交替,人员更迭的农场里,把所有的规则方法经验传承下去。
如果有一天,他幸运,那一定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所以,他还是跟着聂小满一起学习。
高考结束了,就算聂小满不说,他也知道,那些题目对于聂小满来说,简直是老鼠掉进了米缸。
聂小满,要走了。
从此以后,他就要靠自己的力量,在农场生存下去了,虽然他也有无数的队员陪伴着,但那个一直走在前面,照亮自己前进方向的人终于要离开了。
为了不让自己难过,那个人尽量表现出跟往常没什么不同的样子。
高山青,心里非常感恩。回望过去的三年。聂小满教会自己的太多太多了。
自己的成长成熟,聂小满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他不能再拖累聂小满了,要赶快让聂小满知道,他已经是个成熟的大人,已经可以独立在农场里生存,不管以后世事如何变迁,不管以后他能不能高考,走出去,他都可以很好的生活。
“聂小满,你买那么多鞭炮,不担心拿不回去吗这玩意死沉死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