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nya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个基地比较偏,离他们的宿舍很远,聂小满到的时候已经大汗淋漓。
时值二月末三月初,海岛的天气就已经不是用温暖二字可以形容的了,可以称得上是火热,想想前不久还在遍地飞雪的北京,一路坐着火车,渐渐的感受着祖国大地慢慢涌上来的春日气息,把厚厚的冬衣一件一件的装进行李箱里,离海岛就越来越近了,穿的只剩最后一件薄衬衣的时候,聂小满知道海岛已经在向她招手了。
看着火车一节一节的被拉上船,这是她第一次坐车滚船。这偏僻的小岛,每年有那么多的研究人员,像候鸟一样,奔赴而来,也是这么一步步耗尽好几天的时间在路上奔波,到最后看到方华的时候,时间都已经过去了四天。
但聂小满一点都不觉得累,此时此刻她走在去育种基地的路上,她感觉身体异常放松,一个人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就会是如此的不知疲惫吧。
到了育种基地,聂小满远远的就看见路边上站着一个约摸30岁左右的男人,憨厚的穿着很正式的衣服,不像是要干活的样子,他手里还举着一张纸,纸上用笔钢笔写了聂小满三个字。
显然,他怕,聂小满看不见,又用笔把三个字加粗,可以看到原本三个字是写的遒劲有力的,但加粗的过程不知是因为纸质太差还是墨水笔太细,成品反而显得乱糟糟了。
竟然感觉有点萌萌哒。
看到聂小满,男人微笑向她招手,聂小满鞠了一躬“您好,您就是阮老师吧”
阮老师是大豆育种基地的负责人,今年30岁,来自首都农业大学,参加南繁已经第五个年头了。聂小满来之前做了些功课。
第一次有人来的时候已经知道他是谁,阮老师有些意外之喜,“是的。聂同学,欢迎你。”
聂小满和阮老师握手,颇有些学术大拿见面的氛围。
阮老师收起聂小满的名字,“我先带你熟悉一下咱们基地。”
聂小满一边走,一边听阮老师介绍“咱们这边位置偏了点,但阳光很好,风大也能帮助授粉,不过你知道,风大的话也有不好的,授粉量,授粉植株不能把控,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加人工阻隔,你看那边有很多棚布,就是用来人工隔断的。”
“小满,你知道什么是种质资源吧”
“嗯,就是虽然没有经济价值,但是携带了非常宝贵的稀有基因的作物。”
“没错,不知道来这里你本人的意愿如何,但我想跟你介绍的就是,我们这里也是个好地方,虽然大豆不是解决吃饱问题的关键作物,这里也很少看到大丰收的景象,但这个基地的种质资源是全世界最丰富的。”
“真的聂小满有点不敢相信。”
阮老师肯定的点了点头“是真的。所以,希望您不要因为被分到这里来而灰心丧气,这里的种子,也都承载着各种各样的梦想。”
走到一块空地上,阮老师突然脱了身上的正式套装,把一顶大草帽戴到聂小满头上,然后拿起了农用工具和笔记本“走,咱们正式开始工作。”
原来一身正装只是为了迎接自己,里面那件满是泥水的衣服才是阮老师的本体。
“前段时间我们已经收获了一万多份种质资源,针对种子量较低的三千份,我们计划进行第二季的培育。你看前面,左边这块地是还没有收完的成果,右边这块地是刚打理完,准备进行第二季育种的地方。”
左边突然冒出一个年轻男孩“阮老师,你来了,聂同学,你好呀,你真美”青春洋溢的男孩。
阮老师一笑“聂同学,这个是我的学生,蒋沈韩,今年刚在首都农大读大一,一入学就被我拉来了。”
聂小满有些诧异“刚入大学就能参加南繁,蒋同学肯定天赋异禀。”
“哈哈哈,聂同学,感谢你的夸奖,其实来之前我也是这么以为的,后来有一天,阮老师不小心说漏了嘴,我才知道他完全是看我身材好,个子高,认为我是一个当农民的好选择。”
这么一听,聂小满仔细看了看他,确实身材不错,但他皮肤黝黑,身上没什么肉,一点也不像适合种地的样子。
“聂同学,你别看他这样,之前很壮实,身上很多肉,我看他是个可塑之才,谁知道来了海岛以后,不长肉了,还成了麻秆。不过好在,干活还是可以的。”
原来如此,这海岛的太阳,晒出了大一新生黝黑的皮肤,这炎热的温度和劳动量,成就了他精瘦的身材。
“小蒋,你跟聂同学讲讲自己负责的区域。”
“好的,聂同学你跟我来。我这边大半部分都已经收获了,还有一些也正在收获期,我的工作就是每天进行记录,给你看看我的笔记,每一株都有单独的一页,这一本甚至还不够用,咱们地里的每一个人手上都有几十个笔记本,铅笔每天都能废掉一根呢。”
聂小满看了看他手里的铅笔,已经不足5厘米长了,他在铅笔后面用纸筒卷了一个硬壳当成铅笔的另一半衔接在一起,用起来这个硬壳偶尔会软一下,他拨正了继续用。
“像这一株稻子属于它的部分就在这一页,这是它昨天的变化,咱们观察的时候不仅要看它的植株本身,还要看它的叶,它的根以及它的阳光角度,我建议每一株植被观察的时间点最好在每一天的相同时间,当然也不用太精确,二十分钟以内都是差不多的。看阳光角度的时候,除了要看每一株的,还要看整体的天气变化。咱们来南繁的基本上都是赶着深秋来夏初走,岛上整体阳光的变动并不大。但入冬和现在却会有一些角度上的差别,这也意味着第一季大豆和第二季大豆日照会有区别。这也会影响种子的发育。”
蒋同学放下笔和本子轻轻的将植株掰开,小心翼翼的看了一会儿,然后又将种子复原。“对待种子一定要温柔,不能破坏它原来的生长规律,观察的速度要快。”
“趁它不注意”聂小满问。
阮老师和蒋同学都笑了起来“聂同学,你可真幽默。”
阮老师指了指旁边的一株“聂同学,你要不要来试试”
聂小满先看了看蒋同学手里的笔记,确定了这个植株昨天的生长情况,然后才轻手轻脚地走上前,剥开它的叶子,细细观察了一下。很快恢复原状。
“观察好了吗”
“好了。”
“那你来做笔记吧。”阮老师示意蒋同学把笔记本递给了聂小满,聂小满接过本子和笔,画了起来。
“聂同学画画画的不错,比我那歪歪扭扭的好看多了。”蒋沈韩说。
“小蒋,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咱们是育种的,又不是画家。咱们只要能画出关键部分,让人看得明白就行了。”
聂小满画完以后又在旁边写了备注,阮老师一边点头一边说,“聂同学,你说说看,这粒种子有哪些变化”
“它的花色加深了一些。”
“深了多少呢一些,这种词是不允许出现在笔记本上的。”
“这,”聂小满就有点说不准了,她翻了翻前面几页,发现对于花色也有专门的鉴定标准和专业术语。“啊,大概是升了一级。”
“嗯,继续说。”
“叶形没有什么变化,但朝向跟上一次观察的时候略有不同,大概顺时针偏了三十度左右。绒毛颜色没有变化,分支数量也没有变化。这个植株已经有了成熟的果荚,呈黄褐色。但是果荚比较小。”
聂小满一口气把看到的都说了。
“聂同学,你说的真好。”蒋同学已经啪啪啪鼓起掌来,阮老师也肯定的点了点头。
“聂同学,你是第一次接触,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棒了。这只植株是我们打算进行第二季再次培育的,你看这里它的形态不太好,但是它的果荚颜色并不是单一的颜色,它是由黑色和褐色组成的,这样它的后代就会孕育出更多的可能,所以我们就可以利用它进行下一代的育种,看看能否培育出一个新的植株来。”
“阮老师,不如就连育种一起演示给聂同学吧,今天机会这么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