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六百零三章 初试蚵仔煎【1 / 2】

爱喝陈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后便开始主动收拾起了桌案,在师父面前自己就不用端着了,勤快一点儿,机灵一点准没错,这是陈年从以往和师父们的交流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在处理好所有的海蛎之后,陈年打算先尝试一下台湾的版本。

这让陈年感觉有一点像是水煎包,也是先将包子煎一煎,然后再倒入面糊下去,让它们都连在一起。

等到搅拌均匀之后陈年先热锅热油,然后将油在锅中滑了一下,然后再将油倒出,趁着锅壁全部都沾满油的时候,陈年将刚才调好的海蛎倒入其中。

等到抓拌均匀之后,陈年热锅下油,等油烧热之后,再把已经处理好的海蛎肉下入锅中。

装盘之后就是刷酱,在刷酱的时候陈年颇有一种当初在店里做鸡蛋灌饼时刷酱的感觉。

这让陈年这个从小在内陆生活长大的人来说,是有一点想象不到的。

不过好在这些书当中有一些是密密麻麻的全部由单词组成,有一些是图文并茂的杂志,所以看起来也没有那么麻烦。

这是直接从小黄那边拿来的,据小黄所说,这个酱是用番茄酱、味增、蚝油、糖、白胡椒以及少许豆瓣酱熬出来的。

用筷子夹了一块下来,一口咬上去外皮是那种有一点点脆的感觉,略带一点点的酥,内部柔软香滑又不失q弹。

只不过这个酱也有点不太一样。

蚵仔煎其实也叫海蛎煎,想要做的话就必须先把蚝肉取出来洗干净。

所以每次陈年遇到不会的就直接记下来,然后第二天带到厨房里直接问自己手下的那名帮厨迪伦,毕竟对方就是英国人。

毕竟从小到大还是在台剧里听到这个名字听的最多了。

在福建地区的蚵仔煎是要比台湾地区的蚵仔煎更加干香一些的。

但黄师傅身为一个厨师,怎么能容许自己的孩子挑食的,所以每次都会放很多姜进去。

原本陈年刚才在吃过了那个版本的蚵仔煎之后就觉得相当不错了,但在看见这一版本的蚵仔煎之后,不禁眼睛都亮了起来。

当陈年在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感觉还是有些惊奇的,毕竟他以前也听说过,在很早之前的上海也很穷,那里的人们没有吃的,每天只能靠吃大闸蟹来度日。

于是他们就把这些捡回来,每天吃。

随后陈年又一次往里加入鸡粉、精盐还有蚝油,然后又倒了一点福建的老酒进去。

随后陈年又用了些盐和白胡椒粉放入其中调了个底味,最后加入适量的水进去搅拌均匀,成糊。

而霍央也是在接过勺子的一刻才想到这方面去,他发现陈年居然连这一方面也能想到,不禁露出了笑容。

虽然陈年是正儿八经大学毕业的毕业生,但是学校里学的东西和出来用到的东西总是会有些不太一样,哪怕大部分的单词或者短语陈年都认识,但是在这种专业的书籍当中,难免还会有不少不认识的单词。

只不过在蚵仔煎这道小吃上面,倒入粉浆的目的是将它们包裹在其中,只露出上面的一部分来。

而这边的特产便是海蛎,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便是如此,在比较贫困的时期,这边的人们就只能靠从海里打来食物吃,而那个时候大海也没什么污染,所以海蛎这些东西特别多,经常海浪一冲,岸上就到处都是。

将海蛎一个个地撬开,陈年将里面的蚝肉取出来,前前后后的一共搞了一百多只,撬的陈年手都酸了。

回去之后大致的翻开看了看,其实感觉和英语杂志差不多,只不过意大利语的自己能认识的更少一些。

“算了,看不懂的回头找托尼欧问问就好了。”陈年将这些书都放进抽屉里,然后关灯睡觉。

陈年通过了这最后的考验,霍央也真正的把陈年当做了自己的徒弟看待。

“还不错啊。”陈年不禁感到有些惊喜,果然能被闽南或者弯弯地区奉为经典小吃的蚵仔煎还是有点东西的。

“好的师父。”

并没有急着翻动,而是等到一面差不多定型之后才翻了翻,由于海蛎肉是很容易熟的,所以没过多久就开始出现焦黄之色。

“估计这次放红薯粉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里面的海蛎爆开吧,毕竟在高温的作用下海蛎是会出现这样的状态的。”陈年在心中思考着其中的原理。

“可以,味道不差。”

“这要是不好吃我直接下去把太平洋喝干!”

结果到最后做出来,他的孩子还是会一边吧嗒吧嗒的掉眼泪,一边大口的吃。

这时陈年又把剩下的粉浆倒入其中。

当然,这老酒也是陈年从小黄那儿拿的。

在锅壁高温的作用之下,倒下去的粉浆迅速便开始凝结,当陈年停手的时候,最下面那一层紧挨着锅的地方,已经完全变成了固体,只有上面还没有完全凝固。

陈年低头一看,发现这四本书当中有三本都是英文写的,还有一本居然是用意大利语写的。

由于海蛎一直都生活在大海之中,所以肚子里是有不少沙子的,在做之前就得把里面的沙子都洗干净才行。

不过接下来还要做其他的版本,所以倒也不着急。

“有点儿不太过瘾,感觉还想吃。”陈年不禁一个人嘟囔着。

好在这东西搞多了也就有了技巧。

当然这些也都是小黄说的。

趁着这个时候,陈年直接单手打了一颗鸡蛋进去,随后又加入切好的小白菜。

最后陈年带着这几本书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之中,英文书籍当中确实是会出现很多陈年不认识的单词,因此前面那几本书陈年就看得特别吃力。

之后品尝的环节反倒没有什么特殊了,这菜如果按照正宗的做法做出来,味道基本上都差不多,只要把每一味食材都处理得当,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手法还是那些手法,技术也差不多还是那些技术。

但当时小黄说的是也可以在里面放萝卜丝什么的,反正每家的做法都不一样,但他说知道的较为正宗一些的做法就是放蒜苗。

放好蒜苗之后,陈年又往里面加入红薯粉,虽然原材料和刚才的地瓜粉一样,但刚才的地瓜粉是直接搅成特别细的面状,而这红薯粉则是一小块一小块的颗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