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烟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陆大哥,读书人若是遇事只顾自己,岂不是枉为读书人,陆大哥,你我一样,皆是为了百姓。我如今并无功名在身,只是一介书生,能为通州的百姓排忧解难,是我等荣幸,想必祖母不会怪罪。”
陆老六听完后,大为感动,弯腰向谢懋作揖,“公子,这边请。”
谢懋踏进院子里,大门很快就被关闭了。
院子的一棵大树底下,几个衙门的大夫正围着一张桌子讨论医治方案,一旁的炉子上正熬着药,院子里都是药味。
谢懋进来时,他们也只是轻轻抬了一下头,继续讨论。
隔着门,谢懋能听见里面的哭泣声,整个院子笼罩上了一层不安。
“各位大人们好,在下谢懋,出自谢府,平日里会些医术,今日见通州城的百姓有难,就想过来搭把手。”
大夫忙得焦头烂额的,今日一早到现在,水都不曾喝上一口,翻遍了无数医书,却找不到任何医治的法子。
见谢懋不过十五六岁,只当他是年轻气盛,不耐烦地摆摆手,让他赶紧走。
谢懋也不生气,他从怀里掏出自己带来的方子,放在了桌子上。
“此药方是我外祖父曾经留下的,外祖父当年走得匆忙,只留下一半方子,在下不才,将后面一半补了上去。”
大夫们原本就有些轻视谢懋,只是随意瞟了一眼桌子上的方子,紧接着,就愣住了。
几个人急忙将方子拿了起来,互相传阅,商量时,脸上的神色也愈加激动。
其中一个年长的大夫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子,问道,“敢问谢小友的外祖父是谁?此药方简直妙极了。”
“在下的外祖父名曹豫。”
年长的大夫摸胡子的手一滞,“可是曹院判曹大人?”
“正是。”
几个大夫顿时变得恭敬起来,年长的大夫继续说道,“我们几位都曾受到曹大人的点拨,对曹大人的医术敬佩不已,今日何其有幸,能再次见到曹大人的药方,可谓是雪中送炭。”
“方才我们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就依此药方医治。谢小友,如今情况紧急,我们就不说多了,请随我来。”
谢懋用布将露在外面的肌肤包起来后,跟随着他们去了屋子里面。
只见里面躺了二十几个病人,这些人有的还算清醒,有的浑身滚烫,已经开始说胡话了,他们身上都长着水泡。
谢懋上前掀开其中一个病人的衣服查看了一下,衣服底下都是小水泡,有的还已经化脓。
“谢小友也看到了。这些人都是从吴州来的,每个人的症状都差不多,以此推测,病情发作大概有七日了。”
“天花约摸有十二日的潜伏期,再加上病情发作,他们染上差不多有半个多月了。”
“谢小友说得对,他们本就是难民,病了也没有钱看大夫,起初以为只是风寒,就自个儿从山上采了些草药煮了喝,谁知越吃越严重,又不敢声张,就躲着不敢出门。”
“不仅仅是这些人,衙役们还在叫花子住的地方发现好几个已经死了。这些人死了后,尸体就随意扔在外面的乱葬岗,若不是附近的百姓上山砍柴,发现了,只怕……”
年长的大夫姓陈,是这几个里面最有威望的。
谢懋听后,心咯噔了一下,他没有想到情况居然这么严重。
这些叫花子白日里满大街去要饭,为了讨一口吃的,几乎跑遍了整个通州城。
“陈大人,如今只能将城内的药材全部由官府收购,并且此事越快越好,否则有人趁机哄抬药价,只会更多百姓无药可医。”
“这里的地方恐怕不够,城内还得另外辟一处专门安置这些病人,另外还设一些接触过这些病人的安置处。”
……
谢懋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全说了出来,几个大夫听后连连点头。
“今日一早,胡大人已经安排衙役将城东的一处荒废的院子腾了出来,专门安置那些接触病人的百姓。”
胡大人正是通州城的知府。
“只是衙门人手不够,大夫就我们这几个,别说看病,到时候熬药的人都不够。”
“若是日后将这些出过力的人记在县志上,不知此法子如何?”
“好,老夫这就去找胡大人,这里暂且交给几位。”
“在下想打听一下,鄙府曾有一小姑娘,今日一早也被送了进来,请问现如今安置在何处?”
“女眷安排在内院,往这边进去就是,谢小友说的那位小姑娘,正在东厢房。她身上的疹子与这些人有些不一样,但有接触过其他病人,陈大夫就让人将她单独安置了一间厢房。”
“多谢了!”
谢懋作揖后,阔步往东厢房走去。
他心里早已急坏了,却又不敢露出半点心慌,脚步从容,让身后的几个大夫刮目相看。
刚才他拿出方子时,便知此事成了。
以他外祖父的名气,这些人必定不会质疑自己的医术。
如今天花一事只怕早已传到了天子耳中,背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这里,这些大夫至今敲不定方子,一是棘手,他们实在是想不出法子,二是做不好,就会被杀头,所以少做少错,身系一大家子的性命,他们不得不谨慎。
谢懋的方子及时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这张方子,让他们松口气的不只是方子对了,还有他外祖父的名气,如此一来,百姓才愿意相信官府。
那些病人东躲西藏不过是没有遇到让他们信任的大夫,他们不敢将自己的性命交给官府。
他们看见太多太多染了时疫的百姓,最后被扔在一处自生自灭,这种等死的日子,让他们从骨子里恐惧。
他外祖父的当年也是名震天下的神医,此时以他的名义献上药方,那些隐瞒病情的人才会主动站出来。
谢懋早已将其中的要害分析得一清二楚。
他深知通州城不能乱,人心不能乱,否则一发不可收拾。
这个时候太需要一个人站出来了。
谢懋从不质疑那张方子,他有把握能医治好那些病人。
这份功劳无论最后会记在谁的头上,他不在乎,只要她无碍,通吴两州的老百姓无碍,便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