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星伴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来信了,华音来信了!” 巧娘拉着郑闪儿,把萧照夜也拉出来看。
郑闪儿带来两个信封,都是牛皮厚纸,密不透光,外头用红色蜡印封口,一封上写着“巧娘收”,一封上写着“‘翠花’收。”
萧照夜迫不及待地把信封拆开来看,里头是一张白棉纸,可奇怪的是,空无一字,但不平整,倒有些坑坑洼洼的。
巧娘拆信,也是如此。
三人都奇怪,郑闪儿连连赌咒道:“我没动,我拿了信封,直接回来的!”
巧娘不说话,把信纸放在鼻子跟前闻了闻,然后突然笑起来,给郑闪儿装了碗苞米花儿,道:“不关你事,且去玩吧。”
等郑闪儿走后,她才神秘地把信展开,放在灶台火苗上头,能感到热气,又不至于烧着的地方,来回烤着。
萧照夜十分惊讶,那纸被火一烤,不多时,竟然冒出焦黄色的字迹来。
“米汤!” 巧娘得意道,“这还是华音跟我一起时发现的。米汤干了之后,看不出来,但用火一烤,就会显出颜色。”
萧照夜大为惊叹,果然生活之中,智慧无穷。
先前,他为什么一直没有给京城母亲去信,一个原因是事情还未明朗,不知如何落笔,另一个原因,此去京城山长路远,但凡信件,就有遗失或者被拆开的可能,他的身份,哪里敢在信中言明。
如今有这个法子,倒说不定能写给在京城有宅子的孙公公,或者让他转交母后身边的廖姑姑。别看他们现在伺候皇后,风光无量,但都是穷苦出身,说不定能发现此法,若路上万一丢了信件,也没有泄密之忧。
巧娘识字,但不算多,跌跌撞撞看了信,递给萧照夜道:“华音这是要做什么呀?”
巧娘信上没多大秘密,前头都是一些家长里短,思念朋友的话,最后部分,请她打听一支商队。
萧照夜看了自己的信,能把前因后果串起来。
他甚为惊叹华音告诉他的,关于温慈的事。
他第一反应是吓了一跳,不太相信温慈。
但是转念想想,如今郑闪儿能带着华音的密信回来,就说明华音至少是安全的。
人做事总得有个动机,他想不出,温慈如果不是出自真心,扶持华音的目的何在,所以也就勉勉强强,暂且接受了华音的说法。
华音信上说,除夕夜,燕州将举行一场大型典礼。
往年,燕州除夕夜也有节目,花车游街,到观音台止,然后“千眼观音”登上高台,向围观祈祷的百姓发布一条免费的消息。
这消息大多时候关乎民生。比如某片海上最近闹倭寇,或是破获了某起大案,抓住了杀人魔头。也有纯然八卦的时候,比如十七年前,圣上得了小皇子。
而今年,这大典将有重大变革。
不仅将提供的消息从一条变成三条,而且从单方面的发布,变成了有互动性的提问!
换句话说,那些一辈子上不去观音台的百姓,也有了向“千眼观音”提问的机会。
还白饶一个“清水小姑”!
具体流程是这样:在除夕前,向民间征集问题。由“观音台”、“清水居”以及燕州节度使温慈本人各抽取一条,在除夕夜,观音台与清水居各自公布自家的答案。
因为有的问题涉及未来,可能带有预言性质。将会在第二年的某个时刻来进行验证。
谁说的正确,谁的答案失准,将会一目了然。
这分明是两大“神明”的斗法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