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504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3 / 4】

笔下宝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们在想屁吃呢?”

“听说,傻柱这是要下海干体户?”

“啥?干个体户?他这怎么想的,好好的日子不过啦!”

“就是,王秋菊也不管管他!”

傻柱家里。

三大爷闫埠贵、一大爷易忠海正在苦口婆心的劝傻柱。

三大爷闫埠贵,一脸焦急,语气中带着几分恳切:“柱子啊,你就听我们一句劝,这事儿风险实在太大了!政策的风向说变就变,谁能预料到下一刻会如何呢?”

一旁的一大爷易忠海也连忙附和,他的眼神中满是担忧:“是啊,柱子,你三大爷说得在理。

你们两口子工作稳定,生活无忧,膝下又只有一个孩子,何必去冒这么大的风险呢?”

然而,傻柱却像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一般,任凭谁劝也不为所动。他坚定地回应道:“三大爷,易大爷,我心里自有分寸!你们就甭再为我操心了!”

闫埠贵瞧着他那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气得直跺脚,地道的话语脱口而出:“你有数个屁啊!还有数!”

傻柱却毫不在意,他心里跟明镜一样透亮,清楚两位大爷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他好。

于是他笑着回应道:“你们不相信我无所谓,但总得相信我刘哥吧,他也是举双手赞成我干个体的!”

“什么?刘之野也站你这边,支持你下海经商?”闫埠贵和易忠海一听这话,顿时愣住了。

许大茂听说了,他刻意找到傻柱,说了句:“柱子,没想到你比我还有魄力。

其实,我早就想做点生意了,只是一直没敢踏出那一步。

这一点,你就比我强!”

傻柱没想到他认识的这么多人里,除了刘之野,许大茂竟然是最理解他的那个人。

老贾家。

家里此刻显得格外冷清。

孩子们都不搁家,只剩下贾张氏与秦淮茹两人围坐在餐桌旁用餐。

“瞧瞧那傻柱,简直是脑袋坏掉了!”贾张氏撇撇嘴,一脸的不屑,“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瞎折腾些什么!”

秦淮茹闻言,轻轻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妈,您就留点口德吧!其实,傻柱打算开饭店,还拉了我入伙呢。”

“什么?”贾张氏一听,顿时变了脸色,“我不同意!他傻乎乎地折腾,我管不着,但你可不能跟着他去胡闹!”

秦淮茹边吃边解释道:“我就是跟您提个醒,不管您同不同意,我都已经决定和柱子一起开这家饭店了。”

我那破临时工有什么好的,要不是柱子照顾我,这临时工也没我的份。

再说了,柱子也不亏待我,一个月给我开100元的工钱,这样的好事,去那找去?”

贾张氏闻言眼神一亮,激动地道:“傻柱,真的能给你一个月开一百块钱的工资?

“能!”秦淮茹点点头。

贾张氏立即从凳子上跳了起来,“去,那必须去!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你再问问傻柱饭店还要人不,我也去跟着一起干,成不?”

秦淮茹:“……”

…………

70年年代末80年代初,“待业青年”是个新名词。

1400万知青返城,令就业的空间更加逼仄。

去年4月9日,政务院批转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的报告;

首次提出了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同意对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的个体劳动者发放营业执照。

领导指出,要多搞赚钱的东西,可以开饭店、小卖部、酒吧间。

允许自谋职业成为解决就业压力的方式之一。

去年2月,国家工商局就向中央提交报告。

建议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的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等个体劳动,不准雇工。

这份报告是“……”之后,党和政府批准的第一个有关个体经济的报告。

但是十年……刚结束,没人敢去想自己经营赚钱的事儿。

傻柱虽然心有想法也一样,仍在按部就班的过日子。

但是到了今年,大环境就开始不一样了。

傻柱听说一些去过南方的人回来说过,那边做小买卖的特别多,不少人还发了财。

于是,傻柱就再也坐不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