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员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政赶忙出列跪下道:“臣接旨。”
高治略带犹豫地说道:“朕决定拜东留王高政为讨逆大将军,官居一品,领天统右军全军十五万兵马,前往讨逆,同时,传旨偃城调兵十万,襄州、原州各调五万兵马,共计二十万兵马前来拱卫京师,共讨逆贼。”
高治这就算是搓汤圆了,把各方的意见搓成一团发出这么一道旨意,多少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不等群臣发话,直接站起来就走进了后殿,内侍才反应过来,赶忙宣布退朝,然后急忙跟上。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朝臣愣在原地。
于是,高政就在临危受命的时刻点齐了兵马,浩浩荡荡的从龙城出发了。双方在京师龙城的边界遇上,大战一触即发。
双方各自都有十五万兵马,势当力敌,一时间也难分胜负。高棣虽号称大寿治军第一人,可高政也不差,能出任政事堂右相兼兵部尚书的人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
何况这是两军堂堂正正的面对面交战,都是有备而来,任何阴谋诡计都施展不开,这时候比拼的就是战意和后勤。
朝廷兵马就不用多说,装备精良,而且都是天统军出身的兵马,都是大寿各地精挑细选的精兵强将才能入选天统军,这可是大寿的根基所在,所以战力也号称大寿之最。后勤由朝廷全力支配,更不存在任何问题。
而高棣呢,本身就是当世无敌,麾下兵马虽有拼凑的嫌疑,可自古西北出精兵,就算是拼凑出来的那也是不弱的,况且这个高棣手下底子都是边军出身,都是见过血的老兵,经验丰富。后勤方面,自从高棣得了西北三州,短期内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就这样,双方对峙在龙城边界,互有胜负,谁也奈何不得谁。唯一的变数就是朝廷偃城、襄州、原州三地的兵马也在陆陆续续赶来,一旦这些兵马集结,那朝廷方面就坐拥三十五万讨伐大军,局势瞬间就会逆转,考虑到这点,高棣这边的压力瞬间变大。
高棣驻马在嵬马坡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不远处的朝廷平西军大营,神色凝重,一言不发。
此时随同而来的长子高旦道:“父王,孩儿观这东留王王叔祖用兵,严丝合缝,滴水不进,当的一个稳字。若是不能破之,等其他三路大军汇聚于此,我等恐难抵挡。”
高棣没有回答儿子的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同前来的幕僚肃王府长史林翔问道:“飞羽,你怎么看?”
林翔两眼一眯看了看远方的平西军大营道:“殿下,正面之战无非打财力,殿下如今虽富有三州之地,跟朝廷比起来还是差上太多,我们若是三个月内打不下龙城就只能退兵,可朝廷在此跟我们僵持一年都没有问题。这东留王自知不是殿下对手,故而以守为主,等待其他援军到来再与我们决战,依翔之见,当速决之,然后东进。”
高棣微微一笑:“不错,孤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这高政用兵高明,孤也一时找不到他的破绽,当如何是好?”
林翔也笑道:“殿下莫非忘了潼王之败?”
高旦插嘴道:“林长史,此一时彼一时,这计策用过一次就不灵光啦,我等此时贸然诈财,有潼王的先例在,他焉能中计?”
林翔笑道:“世子怕是误会臣的意思了。臣的意思是,肃王殿下善用奇兵,就好似当日大败潼王,靠的是用破绽诱他入瓮,他自然会露出马脚,而不是去寻他的破绽,因为我们耗不起时间。”
高旦疑惑着正要开口,高棣直接抬手示意,打断了他的疑问,然后目光深邃的又再看了一眼平西军大营后,一言不发,调转马头,策马就走,众人见状赶忙也驱马跟上。
三日后,双方在嵬马坡下的大平原上又展开了一场大战,高棣亲自领兵厮杀,而高政却坐镇中军,两方主帅风格不同,军队的风格自然也不同。
高棣所部作战勇猛,悍不畏死。高政所部沉稳扎实,严缝合丝。
只是高棣越战越勇,丝毫不见疲倦,带着亲兵在大军中左突右冲,杀的好不痛快。
朝廷军这边也被高棣所部的满腔血勇杀的有些胆寒,随军而来的偃南王高具(高修膝下五子,高具乃高修第三子高丰的独子)不由得担心的向高政禁言道:“王叔,这肃逆勇猛,若是再给他如此冲杀下去,怕是会军心不稳。”
高政脸色铁青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如今我等兵力一样,在这嵬马坡下一马平川之地,除了硬打,没有别的办法,为今之计,只能孤亲自上阵。”
高具赶忙阻拦道:“王叔,万万不可!那肃逆勇冠三军,万一王叔有个……”
高政摆手道:“好了。我知你所想,只是你之前所言甚是有理,孤若是不亲临前线,只怕当真会被肃逆将我前线杀溃,到时说不定兵败如山倒,那我龙城危矣!”
高具恨恨地捶了捶脑袋道:“这几路援军来的怎么如此缓慢,这半月光景,纵然爬也该爬到了。”
高政叹了口气道:“这也怪不得他们,事发突然,各地原先就没有多少驻军,临时征调又岂是一朝一夕就能筹集诸多人马的。何况就算筹集到人,也要经过简单的训练才能上阵,若只是比人多那何须如此麻烦,只须肃逆到了龙城,龙城百姓一涌而出便胜了,我龙城百姓何止百万。”
高具也叹了口气道:“王叔所言有理,只是上阵之事万万不可,王叔身为一军主帅,身系大寿国运,不可轻易涉险。”
高政也苦恼道:“孤若不去,这军心不稳,又当如何是好?”
高具突然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咬了咬牙道:“我愿前去。王叔所长不在阵前厮杀,而是居中坐镇,统帅全局。这种阵前浴血之时就让我来吧!”
高政急道:“可你……”
高具赶忙插嘴道:“王叔放心,我心里自有分寸,不会跟那肃逆硬碰硬!”
高政急道:“不可,你是高祖子孙,岂能以身犯险,若是有个什么闪失,孤如何跟陛下交代?”
高具笑道:“王叔亦是太祖子孙,若是有了闪失,侄儿亦无法向陛下交代。好了,王叔,侄儿会小心的。如今不是惜身的时候,当以大局为重。”
高政无奈苦笑道:“如此,你要当心,若是阵前凶险,便撤下来,以性命为重。你父王仅得你一子,莫要让王叔对不起你父王。”
高具笑了笑:“王叔,放心。我去了。”
不等高政回话,高具就提了马槊,召集了一批亲兵护卫,跨上了他最喜欢的那匹神俊的白驹,大喝一声,率兵就往阵前冲去。
高具一到阵前,全军士气顿时大振。他虽不是主帅,可论起身份血统,他可比主帅高政还要尊贵,他可是开国皇帝太祖武皇帝高修的孙子,正儿八经的宗室近脉,龙子龙孙。
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棣带来的压力,也使得阵前将士更加卖命。原来被压着打的朝廷天统军,瞬间就将局势逆转开来,又回到了两军分庭抗礼的阶段。
高棣哪里甘心自己辛苦厮杀而来的局面就这么没了,于是招呼左右,驱马就朝高具冲来。
高具见状,不敢大意,赶忙命左右结阵而待,瞬间就有数十名盾手,举着巨大的盾牌将高具围了起来,像个蝉蛹一般,严严实实。任凭高棣数十骑冲撞都咬牙顶住,绝不后退一步。
其他士兵见高棣数十骑就敢杀到这里耀武扬威,不由得又怒又怕,不知谁先喊了一句:“杀了他!”
顿时四面八方涌来无数天统军士兵就要将高棣等人围歼在此,高棣不急不忙的调转马头,大喝一声:“破!”
数十骑兵顿时以高棣为主,排成一个锥子般的阵型,直接在大军中突围而出。
就在众人以为高棣突围而出便会撤退之时,高棣居然转了一圈又回来了,而且加快了冲锋的速度,直接趁着盾阵冲撞而来。
“砰砰砰”的巨响过后,盾阵顿时被高棣率领的骑兵冲垮了小半,可是胜在盾兵多而密集,骑兵冲垮盾阵后也无法纵马而入。只是骑兵还在不断地冲撞盾阵,恨不得立时就能冲垮它。
就在高具以为他暂时还算安全之时,突然盾阵前一骑突至,然后马上之人纵身一跃,整个人腾空而起,身披玄甲,手持黑槊,整个高大的身影遮住了众人头上的烈日。犹如一尊杀气腾腾的魔神般,咆哮着掷出了手中的马槊。
“噗”的一声,马槊从半空中穿过高具的右肩,巨大的力量带着高具往后倒飞了数米才钉在地上。这一幕震惊了在场众人,此人居然悍勇如斯。
这勇冠三军之人正是高棣。在战场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无论是敌我双方,只要是真正的勇士就会得到无条件的崇拜,高棣很符合这个条件。
现在,无论是天统军还是肃郡看着高棣的眼神都充满了无比的崇敬,尤其是肃军,几乎都控制不住的疯狂呐喊起来:“肃王威武!肃王威武!”
情绪是会传染的,尤其是几近疯狂的情绪,一时间整个战场上无论是在观战的,还是在厮杀的肃军都不由自主地高喊“肃王威武”这四个字。
有时候战争就是这么神奇,主帅之间的胜负甚至可以直接影响整个战争的走向。而高具虽然不是主帅,可是他在军中的地位不比主帅差多少,被高棣一槊钉穿,不知死活,在一定程度上对军心的打击是难以估量的,就在他被钉穿后,肃军士气高涨,将士气跌倒谷底的天统军打的丢盔弃甲、节节败退。
坐镇中军的高政此时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知道自己若是再不全军压上,这前头大败可是会蔓延过来的,到时就真的兵败如山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