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大寿篇之蜕变【2 / 3】

蔡员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徐释几个回合就将贼首刺死,震惊了群贼,也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己方的士气,一时间兵士们血勇之气上来,居然个个悍不畏死,之前被围剿的劣势居然被硬生生扭转过来,竟然也跟人多势众的贼众打的平分秋色,甚至隐隐有压着打的趋势。

贼众见徐释所部越杀越猛,再给他们这样杀下去怕是就要被杀得溃败。贼众中突然冒出一人大声喝道:“莫要与其他人纠缠,杀徐释!”

贼众纷纷醒悟:“对啊,跟其他人纠缠什么,只要把徐释杀了,他的部下除了投降还能如何?”

于是贼众几乎都涌到了徐释周围,徐释武艺再高,也架不住对方人多,双拳难敌四腿,何况徐释早已看出,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叛贼,而是训练有素的军人,若是叛贼,刚才一槊刺死了其中一个贼首,就算不一哄而散,怕是也很难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出部署调整,振奋军心。

最重要的是徐释清楚地认出了被他刺死的向辉,其实就是兲统中军的中级将领,自己与他照过面,只是不记得他的真实姓名,这根本就是一场惊天阴谋,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叛乱,这只是皇帝串通南方世家演的一出戏,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离开虞州,然后在这个绝对忠于皇帝的寿州之地将自己诛杀,对外就宣称自己兵败身死即可,然后在皇帝的英明领导下或御驾亲征下,平定了南方诸乱,当真打的一手好算盘。

想清楚归想清楚,但徐释又能如何?莫说回到虞州他会如何如何,如今他在正阳城门下已是困兽之斗,插翅难飞,在他周围十步之内,皆是叛军尸体,脚下的血粘稠得让他移动都觉得不便,犹如杀神一般的徐释提着马槊傲然而立,怒目横扫,最后目光停在了一名敌将身上,他确信这就是刚才临时出来发号施令之人。

这人颇为年轻,年纪比他的幼子徐承大不了多少,长得可以说是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且身姿挺拔,颇为儒雅,纵然身披铠甲,却依然掩盖不住他翩翩世家子的风流,这样的人物若在平时,徐释少不得也要赞叹一声:“好个少郎君!”

只是如今,敌我双方不死不休,徐释自然不会因为一眼的欣赏就对他产生什么好感,相反此时若有机会一槊将他刺死,徐释一定会毫不犹豫这么做。

那少年将军见徐释盯着自己看,便大大方方挺身出列,拱手行礼道:“博南薛栋见过虞国公,之前小子一直隐在深宫,未能一睹国公风采,实为平生憾事,所幸今日能得以相见,亦不枉此生了。”

真正的聪明人之间反而无须伪装那么多的弯弯绕绕,薛栋自然不会怀疑此时的徐释还猜不出来这次平叛是针对他的阴谋,所以无须继续伪装,索性大大方方承认便是,这一点倒是让徐释颇为欣赏。

况且人家以礼相待,徐释也要以礼回应,这是世家之间不成文的规定。徐释当即将马槊往地上一杵,也抱拳朗声道:“原来是薛师膝下的薛三郎,徐某失敬了。只是不知,徐某究竟犯了什么弥天大罪,使朝廷要不惜如此大动干戈地取我性命?”

薛栋眼中闪过一丝惋惜、怜悯道:“非国公之罪,乃时也、命也,公若死,则南方安,南方安,则天下定,所以,栋不才,请国公为了天下人赴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徐承悲凉的大笑道:“我一生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如今就因猜忌就要遭到屠戮,如此的君上,难怪会被高棣侵占半壁江山!”

说完看了一眼满地尸身,痛惜道:“两万虞州子弟随我出征,如今未死在为国征战的战场,而是死在阴谋诡计的自己人手中,我徐释死后无颜再见这些同袍手足,既如此,我徐释只能多杀几个蝇营狗苟之辈替儿郎们雪恨了!”

那些还未战死的徐释部下见徐释这般说,个个都嘶声呐喊:“我等愿随国公共赴黄泉……我等愿随国公共赴黄泉……”

徐释心下感动,也顿时豪气纵生,大声道:“儿郎们,让这些宵小之辈见识见识我虞州大好男儿!”

说完便率先举着马槊冲入敌军之中厮杀起来,剩余部属见状,也毫不犹豫举着兵器就随行而来,杀得好不痛快。

英雄总是伟岸的,哪怕他战至精疲力竭,也没有一个对手敢小瞧于他。站在尸体堆积成的小山上,徐释浑身浴血,已经看不到他原来的面目,脸是血红的,头发也是血红的,铠甲和披风也是血红的,整个人就像从血海里走出来的一样。拄着马槊低沉地喘着粗气。身边所有的儿郎几乎都已经战死,可他依旧倔强地不肯放下兵器,只要有一人胆敢上前,迎接他的就是徐释无情的一槊。

这天下不缺英雄,自然就会有小人横行。就在徐释趁着攻势暂缓,稍作休息的时候。,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靠近徐释,等徐释反应过来的时候,一柄短剑直接刺入徐释肋下。徐释扭头一看,居然就是他的副手李修,不由得揪住他的衣领咆哮道:“奸贼,居然是你!”

李修狞笑道:“不错,就是我,不但是我,你儿子徐志,也是我杀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修边说着边按着徐释的身子连捅了七八剑,直至徐释再也没有直觉,他也没有停手的打算,一旁的薛栋看不下去,直接抽出腰间佩剑,用力一掷,剑身犹如上弦的利箭一般射出,插入李修大腿。

李修吃痛,看着腿中没入半截的佩剑,不由大惊朝着薛栋望去,见薛栋面无表情地也盯着他看,不由怒道:“良才,你是何意?难不成你要造反不成?”

薛栋冷笑道:“虞国公乃是当世英雄,死则死矣,焉能受你这小人侮辱。”

李修怒道:“你说什么?你说我是小人?”

薛栋没有回答他,只是看着他冷冷的笑着,围观的将士也是一脸鄙夷的看着他,在他们看来,徐释一言一行都颇有君子气度、名门之风,且武艺高强,纵然兵败,宁愿力战而死,这样的英雄居然被李修这样的小人偷袭而死,当真是苍天无眼。

李修看着众人的眼光,心中亦是羞愧难忍,气急败坏道:“难道徐释不该死吗?我们此番费尽心思不就是为了取他性命吗?如今我杀了他,为何你们如此看我?难道我做的有什么不对吗?我这么做侍卫江山社稷,为了陛下的万世基业!”

薛栋没有理会他,直接转身就往县城城门走去。

等薛栋走远,才有将士不情不愿的上来将李修扶走,然后收殓徐释的尸身。就这样,高治针对徐释的一场阴谋成功收尾,这一战,杀了徐释父子,两万三千虞州兵马,除了随徐释前去攻打正阳的精锐不能留活口之外,其他的皆被朝廷以各个名义拆散编入其他军营,这些或许对此事颇有怀疑,可是一来人轻言微,二来都被打散了,索性也就没往下想。

最终朝廷给出的解释是,镇南将军徐志被叛军贼首渡江冲阵所杀,而虞国公则是在正阳县下遇伏力战而亡,最后是天统中军将军李修和太史令薛栋率军平叛,收复寿州,同时平定襄州,陵、湘二州望风而降。

此次叛乱以寿州林、胡、郭三家;襄州张家、麦家两家;陵州李家、郑家、田家三家;湘州章家一家,共计九家世家带头叛乱,皆被李修和薛栋灭族,以慰虞国公父子在天之灵。余下世家不成气候,且有被裹挟之苦,朝廷则视情况做出惩处,但总归保全了家族性命。

而徐释父子的死也让高治做足了文章,显示辍朝三日以示哀悼。然后追封徐释为太傅、上柱国大将军,其子徐志则追封为海源郡公、太子太师、兵部尚书,本来想要给徐承袭爵,可徐承却失踪了,听说是在虞国公徐释出征前就跟父亲发生口角,赌气离家,不知所踪,就只好让徐志年仅七岁的儿子徐民袭爵虞国公。

这对高治来说其实更为符合他的利益,毕竟一个年仅七岁的徐家家主的作用可比灭掉徐家更大的多,高治不由得在心中暗暗感谢徐承的失踪,要是死了更好。

可他们哪里知道,徐承早就混入符啸营中,如今随着符啸翻山越岭刚进入湘州地界,还在林中修整,根本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等到符啸所部直奔出女神山所属的森林地带,进入一个村落,符啸当即派出手中全部斥候四处打探,同时将村中的村长请来问话。

等村中的村长到了之后,符啸一番寒暄才得知,原来此处叫做牛头村,村长姓葛,村里拢共也就三十六户人家,居然还家家不同姓,属于湘州较为贫穷的村落,隶属湘州神女郡通越县管辖。

随后符啸问起世家叛乱之时,村长满脸疑问,根本就不知道湘州乃至天下居然发生这般大事,符啸想想也是,这穷乡僻壤的,这天下如何征伐都不会有人关注此地,哪怕造反也是往北打,谁会浪费时间在这种地方。就怕平叛之后,安抚战乱的文书都发布不到此处,小小一个贫穷村落的村长不知道也正常。

符啸知道从村长嘴里问不出什么有用信息,便吩咐火头营生火造饭,营头得令,便吆喝弟兄们动起来,徐承也在其中,因为劈柴劈的好,所以,现在全营的柴火都由他负责,徐承现在跟那把柴刀都快处成兄弟了,只见他面无表情,只是随意一劈,木柴应声分开,且刀过之处光滑整齐,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大有门道。

因为徐承的心思根本不在砍柴上面,而是揪着心中的疑问不断地揣摩,劈柴只是顺手为之,也许是熟能生巧,也许真的已将刀法练得返璞归真,这其中的门道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就知道现在的他可以一心二用,也能把事情做得很好。

世人不知,皆以为徐家的武艺更注重马上功夫,其中槊法最为出名,甚至槊通枪,枪法亦是被称为一绝,骑射亦是不弱,毕竟除了几位名震天下的战神,所以天下无人敢小觑徐氏武艺。只是世人不知的是,徐家家传最注重的功夫反而不是上述那些,而是刀法,只是徐氏族人甚少有机会显露,所以并无几人知晓。

徐成的刀法自然已得家传,只是之前疏于练习,后来月余的军营生活,让他心无旁骛 ,刀法进境一日千里,达到如今的地步,怕是徐释在场都要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

没一会功夫,徐释就将砍好的木柴捆好,将柴刀插入腰间,然后背着四五捆木柴走到灶台卸下,帮忙生起了火。一旁的营头黄修明见徐承有些闷闷不乐心事重重的样子,就关心问道:“我说徐老二,你小子最近是吃了啥了?怎的没精打采的?老婆跟人跑了?”

徐承烦躁的推了推黄修明道:“去去去!你老婆才跟人跑了!”

黄修明故作吃惊的道:“呀!你咋知道的?难不成是跟你跑了?那可谢天谢地,那头胖大虫你肯接手,那可是老子的救命恩人,老子的感谢你!”

黄修明的话逗得在场伙夫都笑得不行。大家都知道,黄修明家里的婆娘彪悍强壮,脾气大的吓人,且爱喝酒,一喝多了就揍人,揍黄修明这种小胖子就跟玩似的,黄修明因为此事当真苦不堪言。我对徐承所言也不全是玩笑,若是真的有人愿意把他婆娘拐跑,他怕是得给人跪下叫爹,说不定还奉上嫁妆。,然后欢欢喜喜送出门。

徐承也被黄修明一句话噎住了,还有这样的人?怕不是脑子有病。

徐承没好气的说道:“我说黄头,你要是在没事就去掌掌勺也好,老是在这瞎晃荡什么啊,别一会统领大人过来看到了,又得挨一顿训。”

黄修明无所谓道:“统领大人还管我这火头营之事?你以为他老人家跟你一样闲的慌!”

徐承翻了个白眼道:“老大,现在闲得慌的是你啊,老子这都快忙死了。”

“啪”的一声,黄修明一个板栗赏了过来,徐承痛得抱着后脑勺嚷嚷道:“你他娘的干什么打我?”

黄修明撇着嘴道:“废话,不给你点颜色你小子要上天。忘了在这里谁才是头。”

徐承气恼地不说话,也懒得跟他计较,只自顾自的忙着手里的活。

黄修明见徐承有些生闷气了,便笑了笑道:“你这小屁孩,啥都好,就是心眼子小,开不得玩笑,老子逗逗你就气成这个样子,你这个样子,老子怎么放心将女儿许配给你?”

徐承顿时整张脸像吃了屎一样难看道:“呸呸呸!我说你最近怎的老是围着我转悠,原来在打这个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