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36章 剑阁遗刻【2 / 2】

一点青山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两人对着墓碑再次行礼,然后来到了那株“流萤冰心莲”面前。

他们对这朵莲花瞧了许久也没瞧出什么端倪来。

辛弃疾问道:“大哥,这‘流萤冰心莲’究竟是何等神物,竟让老师在此守候了五十余年?”

徐渭也从未见过关于“流萤冰心莲”的记载,此刻心中也充满疑惑:“这老头子真不够意思,也未不告知这‘流萤冰心莲’的使用方法。”

他沉思片刻,说道:“老师守护这朵莲花直至其盛开,可见其重要性。然而,如今已过去近千年,这莲花依然未曾绽放,我们还需耐心等待。这莲花绝不能落入奸邪之手。我在此布下一套阵法,我们每隔五年前来一次。一方面祭拜老师,另一方面看护莲花。”

辛弃疾深知自己这位大哥乃是金丹境的大修行者,同时也是精通丹术、阵法的奇才,便答道:“如此甚好。”

徐渭可没有元婴巅峰的修为,无法像张良一样弄出一块石壁,再用剑痕布上一套刚猛无俦的剑阵。

但他观察周围地形,决定利用山势布下一处“迷踪阵”。

这“迷踪阵”以五行之力为引,以山川水势为阵眼,变化莫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阵法的威力将越发强大。

他坚信,布下这座大阵后,即使是元婴期的强者到来,也未必能够攻破。

于是,徐渭手捏法诀,一道道充满天地元气的符箓飞向洞内各处,这座大阵的阵眼瞬间便布置完成。

刹那间,养育“流萤冰心莲”的那片清池便消失在原地。

辛弃疾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他走到书架前,翻阅起张良留下的竹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太公兵法》。

辛弃疾惊呼:“大哥,快来看看,竟是《太公兵法》。”

徐渭立即走向桌案,这本《太公兵法》乃是黄石公在下邳赠予张良的珍贵之作。《史记》亦载有“张良拾履”这一佳话。

如今此书已失传多年,仅剩《六韬》流传于世。

若论中国兵书史,《孙子兵法》堪称战争哲学的集大成者,而《太公兵法》则是一门具体而微的科学。

它详尽地阐述了战争前国家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层面的准备工作。战争实施阶段战略构想的设定以及具体战术的实施,涵盖了粮秣、军械、行军、设营等诸多领域的知识,甚至对骑兵作战的理论也有较为深入的探讨。

这几卷竹简所记述的内容极为详尽,甚至包含了张良的批注及个人见解,实在是珍贵至极。

徐渭转向另一个书架,只见架上陈列着两部典籍与一柄八面汉剑。

那两部典籍分别是《太冲剑法》和《太阴心经》。

徐渭翻了翻,发现这太冲剑法乃武道功法,虽名为剑法,实则无招无式,深奥难懂,即便是如徐渭这般剑道天才亦是难以领悟。

至于太阴心经,乃是道家法门,详细记录了张良从炼气期至元婴期的心得。徐渭正愁不知如何到达元婴境界,此刻得此秘籍,不禁欣喜若狂。

只不过辛弃疾却颇为焦急,因为他对小篆研究不深,勉强倒是能识得几个字,然而要理解如此深奥的典籍却是困难重重。

徐渭见其求助的目光,不禁哑然失笑,道:“好了,谁让我是你的义兄,又是师兄呢,我来为你解读。”

言毕,徐渭便开始为辛弃疾诵读《太公兵法》,其间重点解释了张良的注解,有时也会融入后世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等现代军事著作中的部分观点,甚至将解放军军校中学到的知识巧妙地传授给他,最后两人竟以碎石为兵,模拟兵法战策。

徐渭随后又为辛弃疾讲解了《太冲剑法》。

出乎意料的是,辛弃疾与这太冲剑法竟极为契合,修行境界一日千里。

两人一个讲得津津有味,一个学得专心致志,辛弃疾干脆在洞外采摘野果,捕猎野兽,两人白天研习剑术,夜晚研读兵法,不知不觉间竟已度过半个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