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75章 神箭将军【1 / 1】

一点青山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徐渭和辛弃疾只感觉到一股热浪从两人之间穿过,强烈地灼烧感烫地徐渭的脸颊发红。

那羽箭从两人之间穿了过去,直直地射中了两人身前一丈多远的大树。

“砰”的一声,那棵碗口多粗的大树瞬间四分五裂,一时间木屑纷飞,大树轰然倒地。

两人目瞪口呆,想不到这一箭的威势如此之强,这支箭可是再也普通不过的羽箭,可没有符咒加持。

“是先天高手。”辛弃疾沉声说道。

徐渭闻言微微颔首,但旋即又摇了摇头,“不是普通的先天高手,这人是在箭道上有着极强的天赋!”

他们知道这一箭意在警告,所以停下了脚步。

“听闻昨夜郡王府闹了刺客,是你们俩人么?”

徐渭和辛弃疾转过身去,那人约四十多岁年纪,面露寒光,身旁的九名甲兵也俨然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辛弃疾见状急忙摆了摆手,“怎么可能,我们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行刺郡王。”

“你们俩人鬼鬼祟祟,定然不是好人!”李讷又冷哼一声,沉声说道:“是不是刺客,再接我一箭便知。”

说罢又从箭囊中抽出一支羽箭,“嗖”的一声,羽箭如流星般射向二人。他搭弓射箭一气呵成,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让人赏心悦目。

然而没工夫欣赏他射箭的艺术,辛弃疾迅速拔出腰间宝剑刺向袭来的箭锋,这一剑疾如闪电,速度和力道拿捏的分毫不差。

“砰”的一声,羽箭顿时碎裂,辛弃疾向后疾退了几步,嘴角隐约溢出一丝鲜血。

他刚刚进入先天高手行列,根基尚且不稳。不过,为了护住修为全无的徐渭只得硬接李讷的一箭。此刻,饶是他做足了心理准备,当下也受了不小的内伤。

徐渭见辛弃疾无性命之碍,知道这是对面有意放水,他长舒了口气,向李讷拱手施礼,“多谢将军手下留情。”

“好剑法,没想到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竟然有如此的胆识和修为。”

李讷是南朝降将,其实本对金人无甚好感。他出身江湖,此时见二人胆气过人,修为亦是不弱,还哪管他是不是什么刺客,只觉眼前二人极为顺眼,便生出了结交之心。

“两位郎君可否上前一叙?”

周围甲士听到此言纷纷收起兵刃。徐渭和辛弃疾只得上前答话。

李讷抱拳行礼:“在下李讷,原大宋陕州步军指挥使,陕州破后降了金人。”

他为人豪爽,对降将身份丝毫不加遮掩。

徐渭和辛弃疾也抱拳回礼,“在下徐子游。”

“在下辛幼安。”

辛弃疾随后又问:“李将军莫不是李彦仙李帅的部下?”

李讷闻言身躯一震,“少侠竟然知道李帅?”

辛弃疾双手抱拳,他从小对抗金将领就颇为敬仰,这李彦仙作为一代名将自然深受其爱戴。

“李帅威名赫赫,在下岂能不知!只可惜当年陕州城破,李帅殉城,实乃憾事也!”

闻得辛弃疾此言,李讷若有所思地望向远方。突然,他神情变得愤恨,“李帅、李帅,若不是大宋迟迟不派援军,陕州何至于陷落,李帅又怎会殉城而死。”

据《宋史》记载:陕州城陷,彦仙率众巷战,矢集身如猬,左臂中刃不断,战愈力。金人惜其才,以重赏募人生致之,彦仙易敝衣走渡河,曰:吾不甘以身受敌人之刃。既而闻金人纵兵屠掠,曰:金人所以甘心此城,以我坚守不下故也,我何面目复生乎?遂投河死。

想到此,徐渭由衷赞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忠威公当年以陕州孤城牵制了数十万金兵精锐,虽城破投水而死,然此番功业纵比古之名将亦不遑多让。”

注:忠威公,李彦仙的谥号。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讷闻言虎躯一震,他低声重复了许多遍,而后呼吸竟开始变的急促。恍然间,他想到了曾经的主帅,曾经的战友,曾经的陕州。

这句诗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隐藏心中许久的怀念。

“李帅,您听到了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您可以瞑目了!”

他好似心中放下一块千斤巨石一般,缓缓露出了释然的笑意。

“好诗、好诗。”辛弃疾闻言更是击节赞叹。“此句一出,古来忠臣良将可慰而无憾矣!”

听得此言,李讷泛红的双目也蓦然焕发出明亮的神采。他上下打量了徐渭,此时徐渭身着一身青色儒衫,面冠如玉,虽然重伤之下的面容显得毫无血色,但儒雅俊逸的气度却是丝毫未减。

只见李讷疾步上前,他在徐渭面前停了下来,“这位郎君原来是位士子,可有完整诗句么?”

“唉!真是嘴欠,一不小心又暴露了文丞相的诗,这该如何是好!这也不能直接拿来用呐!”思及此处,徐渭不禁老脸一红,说道:“李将军见谅,在下暂时只想到这么一句。”

李讷闻言立时慌了,他攥握住双手,来回踱了几步,显得焦躁不安。突然,他抓住了徐渭的手臂,“徐老弟,哦不!子游贤弟,哥哥痴长你几岁,叫你声贤弟你切勿怪罪。”

徐渭闻言身躯一震,“李将军说的哪里话,子游只是一介布衣。”

“诶!子游才高八斗,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可不是我们这些武夫所能比的。”

徐渭闻言登时一阵错愕,“李将军谬赞了,子游愧不敢当。”

他心想,“这李将军究竟是想干什么?”

李讷此时面色有些不自然,他嘿嘿地笑了两声,说道:“贤弟,能否请您将此诗作完?”

“什么这我想想。”

不好,这抄诗抄的太近了些,以后不能打宋朝诗人的主意了,万一穿帮了,人设可就塌了。

思及此处 ,徐渭低声喃道:“我得好好想想!”

李讷闻言登时大喜过望,“郎君快快想,若是成诗,李帅必然会在史书大放异彩,李讷必结草衔环报答大恩。”

还未等徐渭回答,李讷当即对身旁的甲士吩咐:“速去请示夫人,借文房四宝一用。”

他另一手也抓住了辛弃疾的手臂,“请两位郎君入内一叙吧,咦,徐公子你受了好重的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