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青山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话说徐渭被李讷拽进了前院厢房后,一名甲士拿着文房四宝走了进来。李讷将徐渭按坐到书桌前,他又替徐渭倒了盏茶,“子游贤弟,请!”
徐渭无奈,只得乖乖坐了下来。
辛弃疾见状也替他着急,“李将军,我兄长又不是曹子建,急切之下怎能写得诗来。不如我们回去好好酝酿,等写完之后再差人送予将军,如何?”
李讷好不容易逮着个大才,岂能放了他们,只见他一拍胸脯,朗声说道:“两位郎君尽管在这想便是,在这两位就是某家的客人,想待多久就待多久。”
徐渭和辛弃疾对望一眼,“看来今天是跳不掉了。既来之,则安之吧!”
两人只得又叹了口气。
徐渭将宣纸平铺在书桌上,辛弃疾旋即替他磨墨。
“咦!是端砚!”辛弃疾拿起砚台打量了一番。
徐渭见那砚台呈天青色,造型雅致,雕刻更是精美无比,竟真是一台价值连城的极品端砚。
那名士兵打开了一个绸布包裹,里面竟有一支毛笔,是时下较为流行的宣州兔毫。
“这别院的主人当真是个雅客!”徐渭暗自思忖。“文丞相,今日只能对不住你了。”
那兵士不敢直接触碰这支毛笔,索性连着绸布一起递了过来。徐渭接过兔毫,竟隐约闻到一股清净悠远的芳香。
“是兰花的香味。”
没过多久,墨已研好,徐渭在心里再次对文丞相说了句“抱歉”,便开始书写。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忆李忠威 临安徐子游
“好诗、好字。”李讷登时兴奋地手舞足蹈。
他知道再忠诚勇猛的武将若是没有读书人的书写,历史上终究难有一席之地。恍然间他又想到三十年前李彦仙教导自己时的点点滴滴,不觉之间又湿了双目。
“李帅,您可以瞑目了。”李讷当即向旁边的军吩咐:“去置办些香烛,我要祭拜李帅。”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辛弃疾也低声重复了许久,此时中原为金人所占,可不就是山河破碎么。又想到祖父已经离世,辛家众人流离失所,身世当真是如雨打浮萍一般浮沉。
思及此处,辛弃疾感同身受,“我也有一首小令,虽然不及大哥此诗,但也想赠予李帅。”
李讷闻言立时面露惊喜之色,“哦,辛公子竟也是大才?还望不吝赐教。”
“李将军言重了,赐教不敢,有感而发罢了,不过我可没大哥的字好,哈哈。”
辛弃疾接过徐渭递来的笔,他在房内踱了几步,又仰头深思了一会,直到笔上的墨液都快干了,才开始伏案疾书。他腹稿已成,一气呵成,提笔而就。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