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344章 农业机械学家【2 / 2】

唯唯而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男人就不能有一点少年的趣味吗?没劲没劲,这女人真是越老越严肃了。

刘邦嘟着嘴有些不满,赌气似的把自己的酒盅扔出去,随即用手紧了紧背后的锦裘裹住了全身,非常干脆的直接躺在了软榻上。

元朝

“聪明!真是一位妙人啊!”忽必烈赞道:“若是我大元的百姓都能学会王祯的这一套方法,那我大元也算是人人自足的大同世界了吧!”

【在他政务空闲的时候,他下定决心要著述一本概要性的农书,以便帮助普通民众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推动农业技术的普及。

他深知农作与其他职业不同,必须准确把握时机,按时播种才能取得丰收。

此外,还需留意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种植的农作物也各不相同。在他的作品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农作物的生长特性。

《王祯农书》中最重要的部分是306幅插图,绘制了105种农具。这些图的绘制工作相当繁琐,绘图者不仅需要熟悉农具,还须具备机械绘画的基础。

王祯对待工作十分认真,撰写《王祯农书》时,参考了许多古代知识。

古代的农书大多以文字记录为主,图示较少。

为了记录当时的农耕农具,他进行了咨询和考察后,制作出了复原图。

他在书中强调,从事农业劳作也需注重效率,若没有适用的工具,生产力将无法提升。

这些插图清楚地展示了当时的农业生产中,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许多半机械化装置。

王祯博学多识,才华横溢,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农学家,而且是一位精巧的机械设计制造家和印刷技术的革新家,还是一位诗人。

虽然北宋时毕升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是还行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但这项发明直到元代尚未得到推广,当时仍在大量使用雕版印刷术。

这种方法不但费工费时,而且所刻雕版一旦印刷完毕大多废弃无用。

王祯为了使他的农书早日出版,就寻思新的好用的印刷方法,于是他就在毕升那胶泥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搞起了木活字印刷的试验研究,嘿,还真就让他成功了!

我们先来说当时他在旌德担任官职,当地的雕刻业十分发达,雕刻工匠也众多。王祯发现当地的木材,如枣树、梨树和银杏等,又多又优质。

而胶泥印刷需要烧制,较为繁琐,因此他尝试使用木雕刻印刷。后来,《王祯农书》的附录中就记录了当时的“木活字印刷法”。

这种简便的印刷方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被激光照排技术所取代。对于王祯来说,《王祯农书》是一个真正的“副产品”。

转轮排字法,是王祯的另一发明。他发现木活字在拣字过程中,几万个木活字一字排开,人们穿梭来往很不方便,于是他就设计制造了转轮排字盘,从而为提高拣字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创造了条件。

王祯在机械设计上颇有造诣。他设计和绘制了大量比较复杂的农业机具图,并对一些早已失传的机械,多方征求研究,使其复原,有的还进行了改造。

如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炼铁用的“水排”鼓风技术,到元代时已经失传,王祯经过长期反复研究,终于搞清了“水排”的构造原理,并绘制成图,载入“农器图谱”中。

在复原过程中,他还把原来用皮橐鼓风,改为类似风箱的木扇鼓风。这既节省了费用,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冶炼技术。这项复制和改革在华夏古代冶铁史上有重大意义。

《王祯农书》的内涵之丰富,可以称之为体现农本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书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农学理论,而且图文并茂对于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涵括完备农业知识的百科全书,标志着元代的传统农学达到了新的水平。

该书付梓之后,立刻引起世人的关注和追捧,其影响甚至超过了元朝官方主持编订的《农桑辑要》。】

孔明手中的笔都没有停下过,众人也屏息观看着天幕,并时不时的瞥一眼孔明的进度,一个人都不敢出声,生怕打断了孔明集中的注意力。

“呼!”当天幕最后一个字说完后,孔明也终于在片刻后停下了自己手中的笔。

“军师,可是全都记录下来了?”刘备开口询问道。

“主公,我可不只是全部记录下来了,”孔明舒缓了下发酸的手指,道:“天幕那木活字印刷术的道理示意图,还有天幕之人改进的其他方法,都被我画下来了!”

闻言,刘备神情十分兴奋道:“孔明真乃我之如鱼得水也!”

元朝。

“我大元居然还能有如此大才遗落在地方做一个小官!”王祯的本事展露的越多,忽必烈越是看的心痒难耐,急迫的想要赶紧看看自己的这位大才。

“一个农学家,不但会印刷之术,还会改进农械,最重要的是,此人以一人之力编写的农书居然比我大元朝廷编纂的农书还要好用!”

忽必烈没有感到羞耻的意思,朝廷修的农书质量肯定是不错的,上面的不说皇帝,诸位相公们也不是好忽悠的。

所以,王祯编写的农书能被世人认可,比朝廷主持编纂的农书的认可度还要高,更说明了他的能耐。

“区区一个九品的小县令实在是太屈才了!”

“朕要让他做我大元朝新的工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