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鹿肚、牛肝、酒二壶是祭祀高皇帝时的食物。
据传,刘邦为泗水亭长时,押送刑徒去骊山时,有一位故人为刘邦准备的离别宴就是酒二,鹿肚、牛肝各一,此后这也成了刘邦经常要吃的菜。
见熊儿吃出味了,刘彻大笑道,
“好吃吧,好吃就对了!”
食不语,父子用过日内最后一餐后,包桑将食具撤走,看着儿子,刘彻自觉从没为第二个人付出如此多,感叹道,
“我真是帮了你大忙啊。”
刘据以为便宜老爹只说的是洛阳事,
点头道,
“确实如此,父皇,辛苦了。”
“无妨,谈不上辛苦,都是为了大汉社稷。”
“父皇,您在洛阳也有一季了,您可知洛阳的农田都被荒废掉了?”
“知道啊。”刘彻淡淡道,“你能收上钱不就好了,管他是农是商呢?”
刘据在担心不种田是舍本逐末,可刘彻完全感觉不到,他本就不看重农业,所以一直不重用东方朔,
不然的话,刘彻也不会迟迟不休时历,显然是没把农业放在心上。
可,刘彻有一点,他是不重视农业,但他需要粮食打仗的时候,各郡国还必须要交上来,郡国想要满足刘彻的胃口,只有一招,
层层加压!
反正皇帝压我,我就往下级官员身上压,下级官员往哪压?
只能往最底层的百姓身上了。
所以,刘彻朝一直是拉紧绷直的橡皮筋,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崩了。
刘彻重商,还有一点可以说明,他的经济举措,如算缗、均输、平准,宗旨都是在收割商人,
收割商人的前提是什么?
当然是商人要有钱。
有钱,才值得收割啊。
父子二人的经济战略方向完全不同。
见熊儿不语,刘彻扫了儿子一眼,
继续道,
“你只要把税收上来就好,大汉财政逐年增长,就是好兆头。
百姓吃饱了,自然不种地了,等到他们没粮食吃了,就又去种地了,
说来,还是你搞得海贸利益太大,当时你与我说,我还没觉得什么,
施行起来才发现,这就是源源不断的金山啊。
熊儿,此事你看得太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