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据摇头道,
“田中植树,因海贸而起,却不应是如此。”
“海贸不是人人能混到饭吃的,可洛阳、江南之风俱是如此,于海贸趋之若鹜,对大汉必定不是好事。”
刘彻叹了口气,他不想因此事大动干戈。
刘据的意思很清楚,
商和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挣钱方式。
商风险性更大,能吃到的只有少数人,如波浪大起大落。
而农则不同,农是极其稳定的,只会被天灾影响,即便有格外精耕细作的农户,但每块地的产出是固定的,只在区间内起伏,更趋向于一条稳定的直线。
像是经常提到的清朝三十三两银,换个角度来讲,也能说明,农户的年收入是固定的,像经验丰富的农户,甚至能大致估算出自己一年的收成。
农业代表着稳定。
刘据担心的问题是,
一向稳定的农户,去追求风险和利润并存的海贸,无异于是将老实的人推向赌桌,一定会有人挣钱,但大多数人都会血本无归,农户破产的结局只有一条,成为流民。
流民就是王朝走向灭亡的绝杀,当流民四散时,任何朝代的统治者都扛不住,
这也是施政的随机性,任何政策都是有利有弊的,会带来收益,同样也会有弊端,所以需要刘据去取舍,但海贸已开,不可能有回头路了,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用政策再把农户拉回到土地上。
保住农业的基本盘。
北方的地方还好,有大片的耕地,世世代代耕作,他们对海贸也就不那么感冒。
可南方却完全不一样,他们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以及因地缘而产生出的开拓精神,海贸实在太吸引他们了!
“熊儿,”刘据表情严肃,“我知你在想些什么,要我说,不如再看几年,你行此举太冒险了。”
就连一向敢折腾的刘彻都有些发虚,
在他看来,能把农民拽回土地上的办法,只有一途,
土地改革。
而土地改革,必然会带来大汉税收的变化,税收一变,大汉的任何既定政策就都要变!
迁都是有惊无险,而土地改革,则是险象环生!
按刘彻的意思是等,至于等什么,他也说不上来,
其实刘彻心里也明白,
熊儿的担心不无道理,大量农户不种地了,去加入海贸大潮中,一个浪打下来,大部分人都会破产,回来之后,耕地也早就被兼并了,这些农户的存在会很危险。
但,相比下来,刘彻的选择是宁可用军队镇压流民,他都不想去触碰土地层面。
原因很简单,
后一条路太危险,太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