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五十九章 假砖引得波澜起,树欲静而风不止【1 / 2】

骑马依断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砖,又叫京砖,明永乐年间,帝都北迁,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经苏州香山帮工匠的推荐,陆慕砖窑被工部看中,决定始砖于苏州,责其役于长洲窑户六十三家。

虽名中带个金字,本身却是暗黛色,因质地坚细,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加之造价昂贵,一块堪比一两金,这才有金砖之称。

“上好的金砖其内无孔,浑然天成,就像是臣手中这块。”

刘毅将碎裂的金砖递给太子,又拿起一块全新的轻轻掰开,

“这块虽然表面上无孔,可内里尽是气孔,且此砖之声较之这块虽乍听起来无甚差别,细听却是有些沉闷,可以肯定,这块是假的!”

太子神色凝重,两把剑眉死死锁在一起,

“曹瑞喜,去将库房里所有的金砖都验一遍!”

曹瑞喜面露犹豫,小心提示道:

“殿下,那可是有六千块呐!”

太子闻言一笑,周身骤然冷冽下来,曹瑞喜慌忙跪地求饶,将头磕的直响,

“你这般推诿,莫非是你从中贪墨?”

闻听此言,曹瑞喜急忙又是一阵磕头赌咒,

“殿下!奴才前两日才领了内务府的差事,之前一直尚膳监当差,哪儿能做出这等滔天祸事啊!”

瞧着曹瑞喜的样子,刘毅心道这么个蠢东西是怎么做到内务府总管太监的位子上,又瞥见太子眼底的无奈,顿时明白过来,

“敢情是你送了个蠢货恶心自己,你这手够长的啊!”

宫内太监,除却主子身边的近侍不好安排,像是从四品已经算是封顶,毕竟太监最高也才正四品,太子能将自己人送到这个位置,已经算是有手腕。

“尚膳监,能从这个地方出来,不该是什么简单货色吧?”

不论到什么时候,吃饭永远是人最大的问题,皇宫上下几千人,全靠尚膳监负责,能在这里做事的,没有一个不心细的。

“难不成演给我看的?”

刘毅按下心思,瞧了眼天色,见已是日上三竿,暗道皇帝让我修好地砖再走,现在闹成这样,我怕是难走喽!

“好啊!主意打到朕的金砖上了!”

一声冷喝,太子率先跪下,刘毅与榆阳公主紧跟其后,文雍帝扫了眼三人,只觉得脑袋发涨,

“榆阳,你跑到御书房做什么,这是你能来的地方吗,回去,抄一百遍《女诫》,不准让婢女代写!”

《女诫》总共两千来字,即便用硬笔,抄上百遍也够手腕受的,何况榆阳公主喜动不喜静,杏眸登时湿润,娇躯狠狠颤了颤,有心讨饶,却也知道无用,心里七拐八拐,暗戳戳将旁侧的少年记恨了下来。

“太子,还用朕教你吗?”

“儿臣不敢!儿臣定将事情查清!”

文雍帝轻哼一声,瞥了眼刘毅,见其鼻观鼻,眼观眼,心头暗恼。

“宣武伯,此事由你发现,可有什么头绪啊?”

刘毅暗道苦也,历来贪污不绝,手段繁杂多样,尤其是贪皇宫的东西,手段先不提,单说其人胆量就是超过九族,牵涉之广,那就更让人头疼。

“禀陛下,无论何事都要寻根溯源,金砖乃苏州六十三御窑特供,据臣所知,金砖制作繁琐,耗时甚长,一年下来不过六七千块,加上漕运损耗,到达京城的也就五千块左右,这样大批量的数目想要替换,无非从苏州和漕运这两处地方下手。

此外,这批假砖几乎可以假乱真,制作它的必是懂行之人,微臣愚钝,只能想到这么多。”

“愚钝?你要是愚钝朕的内务府总管就是蠢蛋!”

文雍帝笑骂一声,又是看向太子,

“太子,你以为如何?”

“回父皇,儿臣以为,以次充好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满足贪欲,二,情非得已。

若是第一种,当从内务府广储司查起,若是后者,直查苏州御窑。”

文雍帝点了点头,低头沉吟了一番,

“宣武伯,事情因你而起,那就着你与太子一并查办此案,正好,你不是爱做青天吗,那就做一做朕的青天!”

刘毅暗中叫苦,面上也只能惶恐道:

“臣不敢,臣领旨。”

“哦,对了,朕等得起,朕的御书房等不起,三天,朕给你们三天时间,事要查清楚,地砖也得给朕换了,不然,哼!”

——

“伯爷,”

今日的彭虎老树抽嫩芽,披红挂绿,黝黑粗糙的脸上竟是涂了脂粉,看上去甚是令人反胃,偏偏还不自知,腆着大脸凑到眼前,让本就心情烦躁的刘毅更加火大,但想起这是在成亲,只好按下杂绪,轻轻捶在对方胸口,笑骂道:

“为了喝你老小子一杯喜酒,给爷整得够呛!成!这酒我喝了,贺礼给你放下,爷有事,先走了!”

将酒饮下,也不顾彭虎挽留,刘毅翻身上马,直奔顺天府衙而去,他与太子兵分两路,一个去查内务府七司三院,一个去查漕运。

漕运,在没有蒸汽机和石油的年代,是极为重要的交通方式,它横跨南北,将苏杭富庶之地的粮盐等重要物资运往京都,沿途多省,直达通州,比起车马需要数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它仅用短短几日,至多半旬,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支出,同时也增大了支出。

在这条甬长的运河上,爬满了一条条肥胖的水蛭,其中,以漕运总督为首的一众漕运衙门官吏,借手中职权与沿途乡绅大户密切来往,联手压榨底层,一条漕运河,不知埋下多少冤魂。

而掌握这条运河的,是漕运总督,漕运总督却最终又归户部统属,如今的户部尚书是当朝首辅张乘风,两朝老臣。

作为实际上的文官之首,刘毅清楚,自己与对方天然对立,何况自家师父与张乘风多有龌龊,想要从他手里得到什么,几乎不可能,所以,他选择另外一人。

四皇子武倾英,虽然总是呆在顺天府衙,可他真正观政之地是在户部,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比起一个老怪物,刘毅更倾向于小年轻

“漕运纪要?伯爷要这个作甚?”

刘毅笑了笑,直言道:

“王爷明人不说暗话,宫里的事您应该清楚,臣只有三天,就当臣欠王爷一个人情如何?”

见刘毅开门见山,武倾英先轻抿一口茶才回道:

“漕运之事繁杂,单是一日的记录就有一整册,伯爷想找那一日?”

“去岁重阳之日。”

“那日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