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一百三十章 暗流涌动,降将之心费思量【1 / 1】

墨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汜水关大捷之后,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军心大振,实则暗流涌动,危机潜伏。

陈瑞虽在大殿上受了李牧的宽恕与重用,此刻却独自立于城墙一角,目光复杂地望着城下那些正在操练的士兵。他们中有李牧的残部,有岳飞的墨卫,还有他原本的守军。三支不同来历的军队,此刻正在同一面旗帜下演练阵法,画面看似和谐,实则各怀心思。

“陈将军,可是有心事?”

陈瑞闻声回头,只见诸葛亮手持羽扇,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这位新任的军师总是这样,行踪飘忽,仿佛能洞察人心。

“无妨,老朽只是感慨世事无常。”陈瑞苦笑一声,随即正色道:“军师放心,老朽既已归顺主公,便绝无二心。”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温和地笑道:“将军忠勇,亮素来敬佩。只是将军麾下弟兄多年相随,恐有人心中难免怨怼,将军当多加抚慰才是。”

陈瑞心中一震,诸葛亮这番话,恰恰戳中了他的痛处。这几日来,他确实听闻麾下一些老部将私下议论纷纷,对李牧这个“外来者”颇有微词。他们之中,有人惧怕朝廷日后追究擅开城门之责,有人担忧自己在新的编制下地位不保,更有甚者,暗地里仍称李牧为“叛军”,视诸葛亮为祸乱朝纲的妖人。

“老朽自会管教部下,绝不让他们生出异心。”陈瑞硬着头皮应道。

诸葛亮并未多言,只是递给陈瑞一卷竹简:“这是明日军议的要点,涉及兵力部署与防御策略,还请将军先行过目,明日共同商议。”

陈瑞接过竹简,心中一暖。这是李牧这些日子来第三次在重要军事决策前征询他的意见。不同于过去那些将领的轻慢与排挤,李牧与诸葛亮竟是真心待他,视他为同袍战友,而非征服之下的降将。

“多谢军师信任,老朽必当尽心筹谋。”

诸葛亮笑而不语,转身离去,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

同一时刻,伤兵营内,张灵韵正指挥几名女兵分发药膳。一名伤势较重的士兵,是陈瑞旧部的什长,接过药碗时,眼中仍带着一丝警惕与敌意。

“这位大哥伤势如何了?”张灵韵温柔地问道,丝毫不在意对方的冷淡。

“尚可。”那士兵不冷不热地回应,目光有意避开张灵韵。

张灵韵并不恼怒,反而更加和颜悦色:“你家中可有老小?若是在关内住着,可让我们知晓,好派人照应一二。”

那士兵一愣,似是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女将会有此一问。他犹豫片刻,终于松口:“有老母与妻儿…自从战乱以来,已三月未曾见到。”

“下次我便让人带些物资去看望他们。”张灵韵微笑道,随即拿出一个小包袱,“这是我自制的金创药,比军中发的更好用些,你拿去敷伤口。”

士兵望着那精致的药包,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应,只得僵硬地点了点头,眼中的敌意消减了几分。

张灵韵又走向下一个伤员,身后有士兵窃窃私语:“这女将倒是与传闻不同,并非那等刁蛮之人…”

她嘴角微扬,却未回头。这些日子来,她已经用这种方式软化了不少陈瑞部下的态度。乱世之中,人心比刀剑更难掌控,而她选择以柔克刚,从最基本的人伦关怀入手,慢慢消融那些因立场不同而生出的敌意。

夜深了,陈瑞书房的烛火依然明亮。他案前铺开一卷羊皮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匈奴文字,夹杂几行汉字暗语。这是今晨一名自称是旧识的信使送来的密信,称是他在匈奴朝中的一位旧交所写。

信中言辞恳切,劝他早做打算。刘聪已派遣大军压境,汜水关必破无疑。若陈瑞能暗中为内应,在关键时刻打开城门,不仅可保全性命,更会得到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不在话下。

陈瑞的手微微颤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入仕数十年,戎马半生,何曾不明白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此信究竟是真心相劝,还是刘聪布下的反间之计?若他就此反叛李牧,回归刘聪,真能保全性命吗?还是会落得个两面不是人的下场?

更重要的是,这些日子来,李牧对他礼遇有加,诸葛亮对他委以重任,就连那张灵韵,也对他的旧部多有照顾。若就此背叛,他陈瑞百年之后,又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将军,外有人求见。”门外传来亲兵低沉的声音。

陈瑞一惊,急忙将密信藏入袖中,故作镇定道:“何人?”

“是…刘都尉。”

陈瑞眉头一皱。刘都尉乃他旧部中的骁将,素有勇名,却也是心性最为刚烈,对李牧抗拒最深之人。这三更半夜,他来寻自己,所为何事?

“让他进来。”陈瑞深吸一口气,将烛火调亮了几分。

刘都尉推门而入,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压低声音道:“将军,属下方才得到消息,那岳飞正暗中调查我军各级将领,似有拆分我军建制,分化我等的意图!”

陈瑞心头一震。果然,李牧等人对他们仍有防备!但转念一想,又觉不对。若真有这等事,诸葛亮为何还将军议要点先行交予自己过目?

正犹豫间,刘都尉又低声道:“将军可还记得我等昔日的誓言?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效忠明主,建功立业。如今被这李牧所制,如何能甘心?”

他顿了顿,语气中透出一丝阴冷:“属下联络了三百弟兄,只要将军一声令下,我等便可里应外合,助大汉王师克复汜水关,将军不仅无罪,更可重获朝廷信任,加官进爵!”

陈瑞心头剧震,刘都尉此言,与那密信所述如出一辙,莫非二者本是一体,皆为刘聪授意?抑或确是真心为他着想?

他深知,此刻的选择,将决定他陈瑞的生死荣辱,更关乎汜水关数万军民的命运。

“此事重大,容我思量。”陈瑞沉声道,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刘都尉,“你且退下,切勿声张,免得打草惊蛇。”

刘都尉拱手应诺,退出书房。陈瑞独自枯坐,手中紧攥着那封密信,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变幻不定的脸庞。

他知道,不论选择哪一边,都将面临难以预料的后果。而这抉择,必须在天明之前做出——毕竟,刘聪的大军已经压境,汜水关内外,已是处处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