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一百三十一章章烽火鱼鳞,斥候血书【1 / 1】

墨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暗潮汹涌,降将之心如明镜。陈瑞的心事,诸葛亮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他深知,此时汜水关内外交困,不仅有着匈奴大军即将报复性来袭的威胁,更有着内部可能存在的暗桩与隐患。

当夜,月朗星稀,诸葛亮于关楼之上召集了李牧、岳飞、张灵韵等心腹将领密议。众人刚刚入座,诸葛亮便开门见山,语气凝重地道:"主公,如今情势危急,汜水关内外受敌。虽然我等击退了呼延晏,但刘聪必将震怒,调集精锐,倾巢而出。我们所面临的,远非呼延晏一隅之兵可比。"

李牧叹了一口气,凝重地点头:"先生所言极是。刘聪威名赫赫,手握数十万雄兵,若全力进攻,我等难以抵挡。"

"非也!"诸葛亮轻摇羽扇,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今之计,我等最需要的,便是情报!"

"情报?"岳飞眼前一亮,若有所悟。

"不错。"诸葛亮手指轻扣桌面,声音低沉而坚定,"情报乃兵家之眼,战争之魂。我等兵力不足,却可以智取胜。当务之急,是建立起一张密布的情报网络,掌握敌军动向,方能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李牧精神为之一振:"请先生明示良策!"

诸葛亮从袖中取出一卷羊皮地图,缓缓展开,指着上面标记的山川地形,娓娓道来:"亮有一策,名为"烽火鱼鳞"。以汜水关为中心,向外辐射派出多支精干斥候,利用山川险要,建立隐秘联络点与烽火台,形成鱼鳞般相互呼应的情报网络。"

他指尖轻点地图上的几处关键位置:"这几处山岭,视野开阔,可设烽火,昼则以烟,夜则以火,远近传递,警急有序。而这些山涧河道,可派隐蔽小队,以飞鸽传书,亦可昼夜不停传递消息。如此一来,方圆百里之内,敌军动向,尽在掌握!"

李牧与岳飞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敬佩之色。岳飞当即抱拳道:"末将愿亲自挑选训练斥候,执行此计!"

张灵韵也上前一步:"我可安排伤愈的墨卫,编入斥候队伍。他们经验丰富,对地形熟悉,定能胜任。"

诸葛亮颔首:"岳将军忠勇过人,此事交予你最为妥当。但须记住,斥候深入敌境,危险重重。选人须当谨慎,宁缺毋滥。"

"那王大牛如何?"李牧提议道,"此人在夜袭匈奴大营时表现出色,胆识过人,足智多谋。"

"正合我意。"岳飞点头赞同,"末将这就去安排。"

诸葛亮又补充道:"除了主动出击外,我们还需加强对关外匈奴游骑的清剿与反侦察。每擒获一名敌兵,便是一分情报。同时,对关内可疑人员,也须严加防范。"

说到这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李牧一眼,低声道:"主公,关于陈瑞之事,亮已有所察。此事暂且不动,继续观察为宜。"

李牧心领神会,轻轻点头。

第二日拂晓,岳飞便挑选了三十名精锐墨卫,分为六小队,加上王大牛所领的尖刀小队,共计七支斥候队伍,各自携带飞鸽、烟火信号,按照诸葛亮制定的路线,悄然出关,消失在晨雾笼罩的山野间。

"愿将士们平安归来。"张灵韵望着远去的背影,轻声祈祷。

时间一天天过去,关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墨卫训练愈发刻苦,民兵不断增加,连女眷孩童也被组织起来,准备灭火、救伤、运送粮草。汜水关内外,到处都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肃杀之气。

第三日傍晚,最近的一处烽火台突然升起了两缕浓烟—这是发现敌军小股骑兵的信号。李牧当即派出一队精锐前往查探,果然在关外十里处伏击了一队匈奴游骑,斩获七人。经过严刑拷问,得知这些不过是刘聪大军的前哨,用来侦察汜水关虚实。

第五日,三支斥候小队陆续返回,带回了宝贵的情报:匈奴大军确已启程,浩浩荡荡,声势惊人。但具体数量、路线尚不明确。其中一队还带回了一面残破的匈奴旗帜,上面的图腾与呼延晏部队截然不同,似乎属于匈奴"屠各"部。

"屠各部?"李牧接过旗帜,仔细查看,眉头紧锁,"此部以何闻名?由谁统领?"

诸葛亮沉吟道:"据传,屠各部以勇悍善战著称,骑兵如飞,弓马娴熟。至于统领,尚需进一步查明。"

到了第七日,陆续有两支斥候队伍遭遇伏击,损失惨重,幸存者仅带回了零星的情报碎片。而第六小队,则彻底失去了联系,连带着飞鸽都断了音讯,恐怕已全军覆没。

李牧站在地图前,看着上面标注的敌军位置和自己斥候的损失,心情越发沉重。每一个红色的标记,都代表着一条条宝贵的生命。

张灵韵默默走到他身旁,轻声道:"主公,我已安排人手,为牺牲的斥候准备了丰厚的抚恤,并会妥善安置他们的家属。"

"有劳灵韵姑娘了。"李牧感激地点点头,又转向诸葛亮,"先生,可有办法获取更多情报?我的系统积分或许可以尝试危险预警或情报探查。"

诸葛亮摇头道:"主公,积分虽能探查,但范围有限,且消耗巨大,不如以守为主,专注防御。所幸"烽火鱼鳞"初步成型,虽有损失,却也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情报。"

就在众人商议对策之际,关外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士兵的惊呼和喝问。片刻后,一名浑身浴血的斥候被急匆匆地抬了进来,衣衫褴褛,面目几乎难以辨认,胸前插着一支匈奴的箭矢,鲜血染红了大半边身子。

"是大牛!王大牛!"岳飞一眼认出了这名奄奄一息的斥候,大声喊道,"快,传军医!"

王大牛虚弱地抬起手,从怀中掏出一张用血写成的简报,颤抖着递向李牧:"主…公…"他的声音沙哑如破布摩擦,带着命悬一线的急切,"重要…情报…"

李牧接过血书,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几个用血痕凝结而成的字迹,却如同一道惊雷,轰然炸响:

"刘曜…前锋…已过黄河…三日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