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14章 心动【1 / 3】

吉利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侍卫默然接过信件,转身隐入夜雨中。

翠云驻足片刻,抬头望向被乌云遮掩的天幕。

自幼习武的她耳力远超常人。下午钟薏与钟志尔的对话,她在屋外也听得清清楚楚。

她不知小姐现在是否起了疑心,但她必须将消息传给天子,好有所准备。

她与红叶不同,小姐刚来京城时,她便奉命被安排到小姐身边,表面伺候,实则保护,至此已有近三年。

她这副嗓子便是在救小姐的那场火灾中毁的。陛下念她有功,小姐失忆后身边的人几乎都被换了一遍,唯独她被唤回来伺候。

雨丝顺着她的眉骨滑落,打在脖颈上,触感冰冷。

钟薏刚到上京那年,走哪儿都像一轮明亮的日头,照得旁人移不开眼。她也一样。那时候的她,喜欢小姐,会偷学她梳的发式,别别扭扭,然后被她发现,亲手教她。

她在小姐进了东宫后便奉旨离开,去了别处,再见她时她便已经失忆。

再如何怜惜,也只能深藏心底。

雨声愈密,竹林深处,只余空荡的竹影轻轻摇曳。

昨日一场春雨,今晨天色一碧如洗,空气中残留被洗净后的清甜气息。

钟薏坐在梳妆台前,刚被翠云温水拭过面,鬓发还带着点潮气。

昨夜大概是雨声吵人,她半夜才睡去,现在精神萎靡。

刚想着吃过早膳再回去补会觉,捧着一方淡粉请帖,神色欢喜:“小姐,苏小姐差人来请,说是映月节当晚要在浮玉台设宴,请您一定赏光。”

钟薏接过,嘴边弯出笑。

映月节是自太祖朝便流传下来的旧俗,每至春末京中便要张灯结彩一夜,百姓出门游灯赏乐。坊间那一夜通常是灯火通明,人潮如织。

也是年轻人最盼的节令之一。

帖子是苏玉姝亲手写的,文绉绉一大段,连“夜游赏灯、雅客同欢”都写上了。

她说这是她第一次自己设宴,来得都是世家小姐公子,让她一定要去。

钟薏读着笑出声来。

她心里飞快盘算起要穿什么好看衣裳,吃早膳时本还有些困意,这会儿也都没了。

她撑着脸想了想,忽然心念一动——

那日遇见的永安坊老妇,不知今日还在不在?

出于某种自己也不好意思说的原因,她把要跟上来的丫鬟屏退,只戴上了幕帘,便上了钟府的马车,示意小厮将她送到永安坊。

街上还是如那日一般热闹。

钟薏凭着记忆走到那日卖荷包的摊前,她记得就是在这儿,那个老妇喊住了她。

她站在原地,四下张望,人群熙攘,却不见那挑着扁担的矮小身影。

“女郎在找甚么呢?”有人看不下去了,开口。

她望过去,是荷包摊子上的老板。

“您知道这附近前些日子有个卖干货的老娘吗?”

老板吐出嘴里的瓜子皮,靠在摊上:“自然知道。不过,你打听她做什么?”

“哦,我是她同乡的,有点东西想交给她。”钟薏随口编了个理由。

老板不疑有他:“她前些日子得罪了人,好久没见到她了。”

钟薏大惊:“她得罪谁了?”

“大约半月前吧,她在我这碰到一个贵家小姐,就跟你差不多,”老板上下打量了她一眼,语气生动,“把人惹恼了,突然两个黑衣人,从天而降!就把她带走了。我和她住一个巷子,到现在还没见过她人呢。”

这不正是她那日发生的事,黑衣人应该是她府上的侍卫。

可那妇人为何从那后就消失了?

钟薏急声追问:“那您可知她家住哪里?我有急事找她。”

老板抬头看她,不语。

她递了一两银子过去,老板收了,才继续:“城郊的白马巷,巷口有棵老樟树,第二家。她和儿子一起住,前些日子刚搬进来。”

钟薏匆匆告别老板,又让小厮把自己送到白马巷。

马车一路驶入,街边喧嚣已褪,巷中寂静如水。小巷狭窄,车行不便,钟薏便下车步行。

她提着裙摆,一步步沿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走进去。

到了第二家门前,她停下脚步。

门扉紧闭,红漆斑驳,指尖轻叩时,漆屑簌簌而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