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76章 侵门踏户【1 / 1】

问星伴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燕州,观音台下。

数十人揣着银票,等着交那一百两的香积钱,领取进楼的资格。排得长长的队伍中,不少人打起了哈欠,还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跟身边人聊起来。

“这队是越来越长了,也不知啥时能轮到咱。”

“你来问什么事啊?”

“哎哟别提了。还不是……”

……

一片百无聊赖的氛围中,突然有人伸出头颈,向队伍后端望去。

不知从何处来了一队青衣的小童,小的八九岁,大的十二三,个个扎着总角,走到每个排着的人面前,就周圆方正地行一礼,递上一张单子,用燕州话道:“官人/娘子您吉祥,您心中所问之事,我家娘子亦可解答,地址就在这张纸上。”

难免有人回问:“你家娘子是谁?”

“回大官人话。我家娘子号称清水小姑,自从双亲在黄水瘟中过世,获得了通灵之力。因此可解您困厄。”

“胡说吧?谁知她准不准!”

“若是不准,我家娘子分文不取,反奉上五十两纹银与您。”

方才还无精打采的排队人群里炸开了锅。

观音台出名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见过抢生意的!

整支队伍都扭过头,看着这队小童。

有人悄悄道:“这些小郎君个个伶俐体面,他们主家想来也错不了。”

有人驳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事儿多了,且观望观望。”

有人道:“这观音台都多少年了,这些人别是哪里来的骗子!”

但也有人道:“他们不是说,不准的话,反给你五十两?”

有的抱怨道:“这观音台,还没上楼,就要交一百两香积钱,就算排上去了,她也有可能开一个天价,变相拒绝你的提问,不是吗?”

又有的道:“我看,管他什么大姑小姑,有抢生意的,倒是好事。我家门口新开了一家面馆,原来老的那家态度一下也好多了。”

这时两个打扮富贵的大丫鬟从观音台上下来,呵斥那队小童:“你们是什么人?哪有抢生意到人家楼下的?快走快走!”

为首小童行了一礼,道:“姑娘吉祥!不过您这话差了,此地虽然是贵台之下,但一非院落,二无房舍,不是贵台私产,而是人人可走的官道。我们在此宣传,有何不可?”

“再说,贵台台主‘千眼观音’一向讲的是慈悲普救,点化迷津。我家娘子,也是发的这个愿,存的这个心,能帮助世人。到您口中,怎么就成了‘抢生意’?”

“还是说,贵台久负盛名,却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生怕输给我家娘子,砸了招牌呢?”

他一脸童稚,却人小鬼大,这三问条理清晰,言辞犀利,引得看客纷纷暗中赞叹。

那两名丫鬟一时语塞,气得瞪眼,却也不好发作,对方说的本来在理,年纪又小,她们要是打骂,反而成了众人眼中的泼妇。最后只能道:“算了算了,不跟你们一般见识!看你们能翻出什么花来!” 说着,走到一旁去了。

青衣小童这一番表现倒更引起队伍中人的兴趣,有个中年人低声道:“去试试,不行再回来。”

于是,悄没声息的,有几个从队伍中脱出,去往谒见那什么“清水小姑”。

-

兴福当铺的徐掌柜就在这脱队的几个人中,跟着小童,一路前去。

拐来拐去,到了城郊一间宅子,门前流水,侧近桥梁,宅子不大,但影壁厢房一应俱全,院中斜斜几株白梅,颇有几分清幽。

到了房间门口,有一排木椅,小童让来的人都等在木椅上,奉了茶水小食。

徐掌柜心里乐道,哎哟,这不错,比在观音台底下寒风凛冽地排队强多了。

小童向两侧拉开木纹花格的推拉门,赫然显出房中端坐主位的人来。

那是一名女子,一头乌发梳成未嫁的双鬟,耳侧又有长发垂下,半遮住白玉的耳铛,脸上带一副精致银面具,身上穿素白色大袖深衣,颜色虽清淡,但袖口丝滑的垂坠感和刺绣的暗花时时提示着价值的不菲。身后侍立两个白衣童女,面容秀美,带着花冠。

然后,小童把门推上了,但是不知是不是不小心,留了一条细缝,在徐掌柜这个角度,仍然可以看见里面发生什么。

一对五六十岁的老夫妇正在问事:“神女在上。我欲寻我家女儿,求问她的下落。”

顶上“清水小姑”檀口微张,声音清清冷冷的:“如此,请呈上她姓名八字,有无画像。最后一次见她或听说她的消息,是在何时?”

“有,有。” 那老夫通过两边童女,把资料递了上去。

老妇抹着泪道:“最后一回,是听说她手帕交说,她跑去了云州。”

徐掌柜看着,那“小姑”双手把帖子接过去,看了看,然后取出一只玉色牙雕鬼工球,放在案上,双手抚摸,鬼工球是带着孔洞的数个同心圆球组成,上头浮雕得巧夺天工的烟水亭台,全跟着转动起来。

“你家姑娘名唤珍娘,年轻时看上一个云州货郎,” “小姑”语气淡漠,似乎不带什么感情,但听起来又有种娓娓道来的舒适感,“你们不准她嫁,一气之下,她与那人私奔了。”

说话时,她一直盯着鬼工球,似乎能从里头的孔洞看出幅幅画面似的。

徐掌柜也伸着脖子去瞧。可他瞪酸了眼睛也没看出啥,那鬼工球雕的再好看,也就是一个工艺品,咋可能看出别人的前缘后果呢?

这时,里头老夫妻爆出一阵惊叹,点头不止:“神女,你这真神啊!”

老妇人又抹起泪:“都怪她爹,当时不该那样迫她。”

老头儿道:“现在说那些还做什么?神女,说一千道一万,我家女儿现在在哪儿啊。”

坐上“小姑”还是清清淡淡地道:“老人家,切莫着急。你家姑娘现在在云州永宁县,嫁的那货郎姓周。这么多年,你家姑娘也思念父母,只是书信不便,她又是私奔,怕你二老记恨,没脸回来相认。你们若是记挂她,去永宁县寻周官人家便是。”

这次连老头儿都红了眼睛,连声道:“傻孩子,爹娘哪有记恨儿女的呀。”

说着,又连连作揖,感谢“小姑”给他们指示明路。

“小姑”伸手,用素白修长的手指,从丹盘里捻了一块银子,道:“父母天伦,乃是常理,这十两白银,只当路费,供你们去看看女儿吧。”

老夫妻千恩万谢。

外头徐掌柜亦看得痴了。

观音台他是没上过,但这位“清水小姑”,妙手仁心,通灵见物,简直就是神人级别。

若只付一半甚至更少的价格,就同样能解决问题,那干嘛非得死磕观音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