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85章 竞争激烈【1 / 1】

问星伴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见观音台给丈夫判了死刑,蒋氏苍白着一张脸,突然从城楼一跃而下。

底下所有人都张大了嘴,没有料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眼看就要香消玉殒,血溅当场,在这岁末年终,最喜庆的日子,发生一场惨剧。

然而,就在这时,一只大手,唰地捞住了蒋氏衣服两条飘带。

人群看见这一幕,情不自禁,异口同声,发出齐齐整整“喔——”的一声。

大家看过去,认出来,是“清水小姑”带上来那位镖头。

冯镖头人高马大,手长脚长,不费什么力,一只手抓住衣带,另一手伸下去提着后背的衣服,把那蒋氏全须全尾地提上了城头。

“妹子,莫做傻事!”

冯镖头不善言辞,只有这瓮声瓮气的一句。

却说那城墙底下,眼见蒋氏得救,无不松一口气,自发地拍起手来,掌声雷动,欢呼英雄。

冯镖头不好意思地挥挥手,撤到华音身后去。

这时有人反应过来,作为保镖,方才他一直跟在“清水小姑”身后,什么时候挪了数丈之遥,挨到城墙那边去了?

除非,是主人提前吩咐他!

温慈站起身,目光中带些惊异,向华音道:“莫非……你早看出她有死志?”

华音行一个万福礼,温声道:“不敢欺瞒温令君,是的。民女见她形容憔悴,眼神呆滞,却穿了一身最新最好的衣裳,便担心她有这个念头。所以提前让冯镖头去城墙截住,万幸,镖头身手好,没有酿成憾事。”

说着,她上前去把瘫软在地的蒋氏扶起。

蒋氏虽然有轻生之念,但人的本能是怕死贪生,方才跳下去的一瞬,她也感到害怕,有些后悔。多亏是被镖头捞上来,此时伏在地上,面容恐惧,犹自喘气不止。

这时,她看见一只素手,温温柔柔来拉她,那姑娘虽然戴着凌冽的白银面具,可她依然能感到,对方是关怀她的。

姑娘将手中的白梅花递给她,一股幽香,弥漫鼻翼。

她不由抬着头,仰望那姑娘,听她开口,幽幽道:“白梅在最冷的时候抽苞开放,人生在最难的时候,也该怀有希望。”

“你如今怀着身孕,命便不止是自己的。”

“若你们夫妇感情不好,你何必为他而死?若你们夫妻恩爱,那你如何不肯为他留个后代?”

“如今他出门,不过数月,纵然所去之处凶险,又怎知,没有一线生机?”

“若你是怕家里没了丈夫辛苦,难以过活,我这里有白银五十两,足够你们母子三年花用。到那时,时过境迁,尘埃落定,你再做决定不迟。”

从刚才登上楼台,蒋氏一直觉得心口郁结一块,脚像踩在棉花上,明明想哭,却也知道面见贵人,拼命压抑。然而听了这样一席话,她闷在胸口那股气像短暂地化开了,“哇”地一声,嚎啕痛哭。扑在华音脚下,连连磕头:“神女救命之恩,重生再造,没齿难忘!”

底下民众开始议论纷纷。

“其实,‘小姑’是不是早看出蒋氏相公回不来,但为了让她有活下去的心,故意那么说的呀?”

“阿弥陀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慈悲心呐。”

“测算固然要准,但要为了准确,不顾那测算者的性命,岂非也是本末倒置?”

他们叽叽咕咕这样一顿讨论,华音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便立于不败之地:蒋氏丈夫回来,是她预言神准。蒋氏丈夫回不来,是她心怀慈悲。

观音台主虽然遮住面孔,也能看出面色有些僵硬。如此一比,倒仿佛是她那一句话,差点逼死了人。

还好又是温慈出来端水,笑道:“蒋氏,本官也期待你相公能回来,如此,便回去等着吧,千万莫再寻短。若在银钱上有什么需要,本官私人也可以助力,你尽管开口便是。”

蒋氏闻言叩头,再次千恩万谢地去了。

这一会儿功夫,天渐渐黑了,因为是除夕,并没有什么月亮。但格外显出人间的万家灯火,时间交了戌时,温慈命人放了几簇烟花,既为报时,也为增添热闹。人们纷纷看着天上烟花盛放,红底金花,星落如雨,拍手赞叹。

如此间歇了片刻,温慈命人把第三道题呈上来。

司仪看见就是那么张简陋、歪歪扭扭的纸条,眼睛也睁圆了。

但是,专业素养还是让他高唱出来:“第三题,提问者,佚名,问:明年年景怎样?”

底下好些人懵了,有人问“佚名”是个什么意思?

有人答道:“嗨,就是没写名字。”

“不知道谁问的,怎么好答?”

“都不知他是干啥的,怎么知道他明年怎样?”

“温令君怎么会选这样一道题啊,早知道,都不如抽我的题。”

“嗨,别酸了,人家命好,你就没那个命!”

不提台下私语纷纷。城楼之上,“千眼观音”示意侍女,将她的金车往前推了几步。

然后她慢条斯理地开口。

“这一问,问的是明年年景。然而千人千面,每个人命运不同,自然年景也不同。”

底下人都屏着气息,伸着脖子听她说,听这意思,难道这“千眼观音”是嫌这道题没有提问者,无法作答吗?

然而,就在下一句,观音台主话锋一转:“所以,抽到这道题目,第一件事,便是找出提问的人来!”

台下哗然,刚才马队的军士已经来宣讲过这张纸条,只有六个字,多的半个落款没有,这茫茫人海,芸芸众生,观音台怎么把这个提问者找出来?

没想到,接下来,马队军士传上头的话,直接喝道:“鱼贩子于大顶,这道题,可是你问的?”

话说那于大顶识字不多,上次跟着去投问题,纯属心血来潮。此时听见自己名字,当真震惊,举着手跑出来,拜倒在军士马前。

“官爷!神了,真神了!” 他语无伦次,“那纸条确实是小的写的,投进了箱子才想起忘了写名字,这么老些人,观音台是怎么找到小的的?”

马上军士露出笑容:“就跟你们说,观音台上是菩萨在顾,菩萨有一千只眼,如何能看不见你?”

底下群众一起拜服,仰望城楼,等待两位“神明”给出她们的答案。